1. [单选题]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临床监测血药浓度是必要的
A. 使用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B. 使用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体内消除速率常数与剂量有关的药物及半衰期长的药物
C. 患者有肝、肾、心、胃肠道疾病时,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时
D. 长期使用的药物及合并用药时
E. 以上都是
2. [单选题]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关“程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称为程序
B. 实验室的质量目标相同而实现的程序可以不同
C. 技术性程序一般以操作规程体现
D. 一般程序性文件是指管理性的
E.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通常都要求形成文件
3. [单选题]关于肺炎链球菌,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荚膜结构
B. 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C. 能产生强烈的内毒素
D. 不产生溶血素
E. 主要引起心内膜炎
4. [单选题]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根据是
A. 血常规检查
B. 骨髓活检
C. 骨髓细胞学检查
D. 细胞化学染色
E. 细胞遗传学检查
5. [单选题]空腹血糖损伤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浓度值为
A. 8.9~10mmol/L
B. ≥11.1mmol/L
C. 6.1~7.0mmol/L
D. ≥7.0mmol/L
E. ≥8.9mmol/L
6. [单选题]甲状腺手术不慎,将甲状旁腺切除了,会发生
A. 甲状腺肿大
B. 呆小症
C. 低血糖休克
D. 手足搐搦症
E. 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7. [单选题]卡波环现认为可能是( )。
A. 核残余物
B. 脂蛋白变性
C. 色素沉着
D. 血红蛋白聚集
E. 胞质发育异常
8. [单选题]检验方法选择的性能要求主要取决于
A. 检洌结果的临床预期用途
B. 专家学者的有关见解
C. 最佳的方法学性能参数
D. 实验设备和操作环境
E. 实验成本核算的压力
9. [单选题]我国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临床实验室管理纳入
A. 人性化管理
B. 标准化管理
C. 规范化管理
D. 制度化管理
E. 法制化管理
10.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因骨折住院。X线显示:多部位溶骨性病变。检验结果:骨髓浆细胞占25%,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最佳指标
A. M蛋白
B. IgG
C. ASO
D. RF
E. CEA
11. [单选题]检验报告可以不包括的基本信息是
A. 清楚、明确的检验标识
B. 患者的惟一标识
C. 检验申请者的姓名及申请日期
D. 检验当日的质控结果
E. 检验项目及结果
12. [单选题]在医学上可按( )估计参考值范围
A. ±1s
B. ±1.96s
C. ±3s
D. ±4s
E. ±1.5s
13. [单选题]目前我国常规化学测定项目在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的评价标准不包括
A. 固定范围(例如:±4mmol/L)
B. 固定百分数(例如:±10%的靶值)
C. 以上两者的结合(例如:±6mg/dL或±10%靶值,取较大的值)
D. 范围基于组标准差(例如:±2s)
E. SDL
14. [单选题]细菌的性菌毛
A. 化学成分为多糖
B.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C. 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
D. 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E. 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
15. [单选题]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SICH)将人类46条染色体编为A-G7组的依据为
A. 显带技术在各号染色体上所显现的带分布特点
B. 染色体长短和着丝粒的位置
C. 染色体上所包含遗传信息
D. 染色体的形态
E. 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所处位置
16. [单选题]有关"首过消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些药物排泄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B. 首过消除强的药物,相同剂量下的血药浓度几乎没有个体差异
C. 某些药物转运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D. 所有药物都有首过消除,但程度不同
E. 药物口服经胃肠黏膜吸收,及第一次随门静脉血经肝时,部分被肝及胃肠黏膜中酶代谢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量减少的现象
17. [多选题]实验室管理层应在质量方针中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质量方针
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 保证员工的经济收入日益增长
C. 提供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 在组织内传达并得到理解
E. 持续适用性得到评审
18. [单选题]高血糖症的判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浓度
A. 8.9~10mmol/L
B. ≥11.1mmol/L
C. ≥6.0mmol/L
D. ≥7.0mmol/L
E. ≥8.9mmol/L
19. [单选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
A. 血小板生成减少
B. 血小板消耗过多
C. 血小板破坏增加
D. 血小板聚集增加
E. 血小板分布异常
20. [单选题]有关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以下叙述最正确的是
A. 质量策划、整体优势、过程概念、持续改进
B. 预防为主、全员参与、过程概念、持续改进
C. 以满足患者和医护部门的要求为中心,实施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计划
D. 体系的策划与准备、组织确定和资源配置、文件的编制
E. 组织确定和资源配置、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文件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