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3妇女保健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在线题库在线测评(B5),更多妇女保健(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迅速进行清宫处理的是
A. 先兆流产
B. 完全流产
C. 不全流产
D. 流产感染
E. 习惯性流产
2. [单选题]子宫内膜异位症时的痛经特点是
A. 原发性,进行性加重
B. 继发性,进行性加重
C. 伴肛门坠胀感
D. 伴性交痛
E. 痛时腹泻
3. [单选题]正常阴道菌群中,优势菌是
A. 大肠杆菌
B. 消化球菌
C. 乳酸菌
D. 支原体
E. 肠球菌
4. [单选题]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最显著的特点是
A. 起病急
B. 进展快
C. 容易并发穿孔
D. 阑尾位置改变,诊断困难
E. 容易并发腹膜炎
5. [单选题]关于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卧床休息、半卧位
B. 为了解病情,需随时行妇科检查
C. 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D. 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
E. 应合理配伍应用抗生素
6. [单选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诊断性刮宫时机应选择在
A. 月经第4日
B. 月经干净后3~5日
C. 在月经前数日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
D. 月经第2日
E. 无特殊要求
7. [多选题]在血证的治疗上,应注意( )
A. 止血不留瘀
B. 血证初起禁用大量凉血止血药
C. 夹有血块者,忌单纯使用止血药
D. 瘀阻出血慎用炭类止血药
E. 分证分型辨证论治
8. [单选题]女,29岁,孕3产0,白带中有血丝1年。妇检:宫颈中度糜烂,子宫活动好,双附件无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原位癌,该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应采取何种治疗方法
A. 扩大子宫切除术
B. 宫颈锥切术,术后密切定期随访
C. 子宫根治术
D. 子宫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E. 子宫全切术
9. [单选题]25岁初孕妇,停经18周,不觉胎动。产科检查:宫底高度在脐耻之间,胎方位及胎心不清。监测宫内胎儿情况首选的方法是
A. 腹部X线摄片
B. 多普勒超声检查
C. B型超声检查
D. 胎儿心电图检查
E. 测定羊水甲胎蛋白值
10. [单选题]关于初乳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含量较成熟乳高
B. 乳糖含量较成熟乳高
C. 脂肪含量较成熟乳低
D. 含β-胡萝卜素
E. 富含免疫物质,尤其是SIgA
西医学将痛经分为( )利用腹压促进分娩最有效的情况是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原发性痛经#
生理性痛经
病理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
混合性痛经第一产程开始宫缩时
第一产程末宫缩间歇时
第二产程开始宫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其公平原则主要表现为惯性晚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56岁,需要手术处理的是下列脉象主病与痰饮有关是( )下述哪项不是淋病好发部位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解释生理现象#
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合并胎儿窘迫不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是未病先防#
治标治本
正治反治
扶正祛邪
既病防变#子宫前屈前倾
不孕症#
卵巢巧克力囊肿#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子宫肌瘤胎心监护出现早期
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包括( )26岁足月妊娠并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Ⅱ级,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300ml,心率110次/分,宫底脐下2指。对该患者正确的治疗是45岁经产妇,葡萄胎清宫后8周,阴道不规则流血7日。近3周血hCG持续
妊娠37周,无宫缩,血细胞比容0.43。不恰当的紧急处理措施是50岁,月经不规律2年,妇科普查发现右侧卵巢-肿物6cm×5cm×4cm,质硬,活动差。最恰当的处理是产后大出血休克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大自然是一
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有(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错误的是正常妊娠时,妊娠28周时胎儿身长及体重为NST有反应型的表现是张仲景
朱震亨#
李杲#
张从正#
刘完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宫腔以外的
中医学辨证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 )经淋巴系统蔓延的病原体是不孕症伴有痛经患者常发生于化脓菌引起的急性输卵管炎症病变,不受累或受累最轻的部位是35岁妇女,因产后阴道有肿物脱出就诊。妇科检查见宫颈外露于阴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统计变量具有的性质是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是以下哪项某产妇,为其进行胎儿监护时,发现宫缩高峰后出现胎心率逐渐减慢,下降幅度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学术争鸣的时期是( )引起"着痹"的主要邪气是( )女,34岁,白带增多3个月。妇查见宫颈中糜,其处理方法是以下关于10个月婴儿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为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患者提供的服务内容
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 )绝经后子宫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伴疼痛或伴阴道出血应考虑根据Erikson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行为发展的自主发展阶段为(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异病同治
已病防病
扶正祛邪感染
囊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