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B. 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C. 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D. 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
E. 医疗机构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口服剂型不得超过3种
2. [单选题]阿糖胞苷的毒性作用是
A. 骨髓抑制、心肌损害、呕吐、食欲减退、局部刺激
B. 口腔溃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脱发、骨髓抑制
C. 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脱发
D. 皮肤干燥,脱屑,口角皲裂,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
E. 发热等过敏反应、高尿酸血症
3. [单选题]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B. 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C.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发挥作用
D.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E.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5-羟色胺2A和多巴胺D2受体发挥作用
4. [单选题]只适用于少数易穿透黏膜的药物,吸收率不高但较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是
A. 口服
B. 静脉注射
C. 舌下给药
D. 局部表面给药
E. 肌内注射
5. [多选题]适合弱酸性药液的抗氧剂有
A. 焦亚硫酸钠
B. 亚硫酸钠
C. 亚硫酸氢钠
D. 硫代硫酸钠
E. 二丁甲苯酚
6. [多选题]下列哪些药物在鉴别中需应用p-萘酚试液
A. 对乙酰氨基酚
B. 盐酸普鲁卡因
C. 盐酸利多卡因
D. 诺氟沙星
E. 盐酸氯丙嗪
7. [多选题]胁痛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
B. 脾
C. 胃
D. 肾
E. 胆
8.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古人对气的别称有( )
A. 元气
B. 原气
C. 真气
D. 精气
E. 阳气
9. [单选题]在病理情况下,粪隐血可见于( )。’
A. 胰腺炎
B. 脂肪或酪蛋白食物消化不良
C. 消化道溃疡
D. 骨折
E. 痛风
10. [多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属于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A. 阿替洛尔
B. 吲哚洛尔
C. 拉贝洛尔
D. 醋丁洛尔
E. 噻吗洛尔
11. [多选题]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条件的正确表述有
A.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B. 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C. 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D. 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E. 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
12. [单选题]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
A. 红舌
B. 紫舌
C. 绛舌
D. 淡红舌
E. 青紫舌
13. [单选题]对于地高辛过量中毒出现心动过速,治疗措施不恰当的是
A. 停药
B. 用呋塞米加速排泄
C. 给予氯化钾
D. 给予苯妥英钠
E. 给予地高辛特异性抗体
14. [多选题]下列对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正确的是
A. 发生中毒后立即停药
B. 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可静脉补钾
C. 使用电复律复苏心脏
D. 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静注异丙肾上腺素
E. 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可使用利多卡因
15. [多选题]下列有关分散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B. 应进行溶出度检查
C. 所含药物应该是易溶的
D. 应加入泡腾剂
E. 应检查分散均匀度
16.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臌胀的主要特征的是( )
A. 腹大如鼓
B. 四肢枯黄
C. 皮色苍黄
D. 胁下或腹部痞块
E. 下肢水肿
17. [单选题]下列有关异烟肼抗菌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口服吸收完全
B. 可进入细胞内
C. 对静止期细菌亦具有杀菌作用
D. 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高度选择性
E. 对其他细菌无作用
18. [多选题]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包括
A.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B.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趋势
C. 分析抗菌药物市场占有率
D.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
E. 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旋
19. [单选题]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最合理的给药方式是
A. 加倍剂量
B. 每天3次或3次以上给药
C. 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D. 每2小时用药治疗一次
E. 不断用药
20. [单选题]普罗布考的禁忌证有
A. 低血糖
B. 高血压
C. 胆石症
D. 心肌损伤
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正确答案 :ABC
解析:本题考查处方书写规则,购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品种的限制。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的内容及用药不适宜情形的处理,调剂处方"四查十时"、签名及不得调剂的规定。
药师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的内容包括: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故A正确。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故C正确。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故B正确。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故D错误。医疗机构购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故E错误。故选ABC。
2.正确答案 :B
3.正确答案 :D
解析: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发挥作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5-羟色胺2A和多巴胺D2受体发挥作用是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正确描述,故选D
4.正确答案 :C
解析:舌下给药的特点:吸收较迅速,吸收面积小,但血流丰富。避免肝脏的首过消除,对某些药物特别有意义。舌下给药→口腔黏膜吸收→口腔静脉→上腔静脉。常见舌下给药: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或甲睾酮等。
5.正确答案 :AB
解析: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剂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常适用于偏酸性药液,亚硫酸氢钠适用于偏碱性药液,硫代硫酸钠只能用于碱性药液中(在偏酸性溶液中会析出硫的沉淀)。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剂有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二丁甲苯酚(BHT)、生育酚等。
6.正确答案 :AB
解析:芳香第一胺与β-萘酚试液反应称重氮化-偶合反应,用于鉴别芳香第一胺(即芳伯氨)。对乙酰氨基酚在盐酸酸性介质中受热,可水解生成芳香第一胺。取供试品约0.1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盐酸普鲁卡因具有芳伯氨基,在盐酸介质中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重氮化盐进一步与β-萘酚偶合,生成有色偶氮合物。方法;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l,必要时缓缓煮沸使溶解,放冷,加0.1mol/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生成橙色或猩红色的沉淀。
7.正确答案 :AE
8.正确答案 :ABD
9.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粪隐血的临床意义”。在病理情况下,粪隐血可见于:①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55%~77%,可呈间歇性阳性,虽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②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87%~95%.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③其他疾病。肠结构、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疾病如紫癜、急性白血病、伤寒、回归热、钩虫病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0.正确答案 :AD
11.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制成混悬剂的条件是:凡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时。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适合制成混悬剂,因为混悬剂物理稳定性差,长期放置容易剂量不准确,易造成副作用的发生。
12.正确答案 :C
13.正确答案 :B
解析:地高辛中毒表现中心律失常最重要。最轻度中毒者停用地高辛及利尿药;如有低钾血症而肾功能严重心律失常者可用:①氯化钾:成人3—6g(40一mmoi),5%葡萄糖注射液每500mL中加入3g(40mm01)。g(20mm01)的速度缓慢静脉滴注;tJ,JL为mg?k94(1一1.5mmol?kg。),加入适量的5%葡萄糖注mg?kg。(0.5mmol?kg“)的速度mg加入注射用水20mL中缓慢静脉。注mg,一日3或4次。③利多卡因:对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mg皮下或静是临床常用的中效类强心苷,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回流,使外周阻力下降。故选择B。
14.正确答案 :ABE
解析:本题考查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洋地黄中毒的处理: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行消失;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一般禁用,因易致心室颤动。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此时异丙肾上腺素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不宜应用。
15.正确答案 :ABE
解析: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中的药物应是难溶性的。分散片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分散片应进行溶出度和分散均匀性检查。
16.正确答案 :B
17.正确答案 :C
解析:异烟肼对静止期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抑菌作用,而对繁殖期的细菌具有杀菌作用。
18.正确答案 :AB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19.正确答案 :C
解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最终结果是单位时间内药物的消除量随血液浓度而变化,血液的浓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消除量就越大。为了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进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按一定的间隔时间给药是必要的。临床上,可适当根据半衰期(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给药时间。按半衰期的长短,常用药物分为4类。欲使超快消除类药物(半衰期≤1小时)在血浆中维持某一合适浓度,给药次数就得较其他类药物频繁些,为保证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无论超快或快速消除类(半衰期=1~4小时),都以静脉滴注为宜;中等消除类(半衰期=4~8/小时)可取半衰期的长短作为给药间隔,按每天3~4次给药。消除慢(半衰期=8~12小时)的药物,每天给药2次。还有极慢消除类(半衰期为>24小时)可按每天给药1次。因为在给药间隔期间内,这类药物浓度的波动幅度决不会像快速消除类药物引起的幅度大。
20.正确答案 :D
解析:1、?对普罗布考过敏者禁用。2、 用于本品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故在下列情况忌用:①近期心肌损害,如新近心肌梗死者;②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者;③有心源性晕厥或有不明原因晕厥者;④有Q-T间期延长者;⑤正在反应延长Q-T间期的药物;⑥血钾或血镁过低者。故选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