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病前个性一般无明显缺陷
B. 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参考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模式
C. 有研究表明:在遗传学上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
D. 发病与应激诱因无关
E. 有研究表明:在遗传学上与单相重症抑郁无明显的遗传上的关系
2. [单选题]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的
A. 稳定性发展
B. 转移性发展
C. 广度发展
D. 分配性发展
E. 选择性发展
3. [单选题]以下除了哪项外,均可作为行为治疗的强化物
A. 玩具
B. 忽视
C. 食物
D. 关注
E. 赞同
1.正确答案 :D
解析:对于本病的性质属性,国内外学者尚无一致看法。部分患者亲属中既可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又可有心境障碍患者,家族史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多因素病因学尤其是心理反应性诱因,也同样适合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参考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模式。有研究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而与单相重症抑郁无明显的遗传上的关系。
2.正确答案 :E
解析: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3.正确答案 :B
解析:强化是行为治疗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操作程序,任何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事件都可作为强化物:继续某一行为之后;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它可以是社会上的反应:赞同、关注、询问、微笑、注意等,也可以是食物:糕点、糖果,还可以是活动:看电影、旅游等。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