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容易引起气血不通的邪气是
A. 寒邪
B. 火邪
C. 风邪
D. 湿邪
E. 燥邪
2. [单选题]所谓中药的剂量,一般是指
A. 小儿一次量
B. 小儿一日量
C. 成人一日量
D. 一剂药的分量
E. 成人一次量
3.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除半夏、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外,还有
A. 栀子、连翘
B. 黄芩、黄柏
C. 黄连、黄芩
D. 黄连、黄柏
E. 柴胡、枳壳
4. [单选题]《素问·五脏别论》中所述的传化之府不包括( )
A. 小肠
B. 膀胱
C. 胃
D. 大肠
E. 胆
5. [单选题]用于肝胆实热所致之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阴肿阴痒等症,当选用的药物是
A. 龙胆草
B. 虎杖
C. 椿皮
D. 黄柏
E. 苦参
1.正确答案 :A
解析: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的致病特点: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寒,故寒邪属于阴邪,感受寒邪,最易损伤阳气。2、寒邪凝滞。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C
解析: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
4.正确答案 :E
解析:《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这句话是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者都受天之阳气所化生,它们的功能象天体一样运行不息,所以主泻而不藏。因其能接受和转输五脏的浊气,所以名为“传化之府”。它们受纳水谷浊气后,不能久留,需要把精微输送给五脏,把糟粕排泄出体外。因此,传化之府包括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并没有胆,因此,本题选D。
5.正确答案 :A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