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
A. 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普遍哮鸣音
B. 端坐呼吸,双肺底水泡音
C. 呼气性呼吸困难,两肺散在于、湿性啰音
D. 发热,咳嗽,夜间阵发性气急,肺无异常体征
E. 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痰中带血
2. [单选题]初孕妇,26岁,妊娠38周,自觉胎动减少10小时入院。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立即终止妊娠
B. 间歇吸氧
C. 左侧卧位
D.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
E. 胎儿电子监护
3. [单选题]确定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深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 肠鸣音消失
B. 三凹征阳性
C. 深浅反射消失
D. 眼球固定
E. 呼之不应
4. [单选题]患者,男性,29岁,输血后感染艾滋病,这是经
A. 下行传染
B. 垂直传播
C. 水平传播
D. 接触传播
E. 医源性传播
5. [单选题]一所医院中舒适的环境、方便的就医、热情的服务从心理角度看来可以认为是
A. 广义心理治疗
B. 做好思想工作
C. 小组心理治疗
D. 有效的安慰剂
E. 全面服务工作
6. [单选题]女,66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率长期在100~120次/分,口服地高辛0.25mg/天,两周后心率无明显下降,为进一步控制心率,应首选
A. 苯妥英钠
B. β受体阻断药
C. 螺内酯
D. 硝普钠
E. 硝酸甘油
7. [单选题]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肤、黏膜血管收缩强
B. 微弱收缩脑和肺血管
C. 肾血管扩张
D. 骨骼肌血管扩张
E. 舒张冠状血管
8. [单选题]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特异性体液因子是
A. CSF
B. GH
C. IGF
D. EPO
E. HP
9. [单选题]目前认为,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关系不密切的肿瘤是
A. 食管癌
B. 胃癌
C. 胆囊癌
D. 大肠癌
E. 肝癌
10. [单选题]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死亡定义审查委员会提出的脑死亡标准不包括
A. 出现不可逆性昏迷
B. 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C. 心脏停止跳动
D. 诱导反射缺失
E. 脑电图平直
1.正确答案 :A
解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重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发作时出现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有时吸气、呼气相均有干啰音。故选A。
2.正确答案 :A
解析:缺氧严重时,胎动减少、减弱,甚至消失。孕妇身体的其他一些状况也会导致胎动的变化。该病例为胎儿缺氧,A项错误。
3.正确答案 :C
解析:昏迷:也称浅昏迷,病人无自主运动,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呻吟和下肢的防御反应,浅反射(吞咽、角膜等)存在。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4.正确答案 :E
解析:接受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而感染艾滋病,属于医源性传播的一种。
5.正确答案 :A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心理治疗的理解。广义的心理治疗(A)指医疗全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而达到治疗效果。心理治疗与思想工作(B)在目的、性质、理论、方法、人员要求、效果评价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小组心理治疗(C)是把数人或十几个病情相似或不同的患者编成小组,由治疗者分次向小组实施的治疗。医院的热忱服务对患者有安慰(D)的心理作用,但不仅仅属于安慰。服务(E)没有考虑到就医的心理作用。
6.正确答案 :B
解析:单药治疗心室率控制不满意时,洋地黄可与β受体阻断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
7.正确答案 :C
解析: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取决于各器官血管平滑肌上α和β受体的分布密度以及给药剂量的大小。皮肤、肾和胃肠道等器官的血管平滑肌α受体占优势,表现黏膜强烈收缩(A选项),内脏血管尤其是肾血管收缩显著。对脑和肺血管收缩作用十分微弱,有时由于血压升高而被动扩张(B选项)。肝脏和骨骼肌血管以β受体占优势,因此表现为舒张作用(D选项)。而冠状动脉的舒张主要受心脏代谢产生的影响,肾上腺素可兴奋心脏,增加心肌耗氧量,使代谢产物增多,促进冠脉扩张(E选项)。
8.正确答案 :D
解析:当人体所处环境或功能状态发生变化时,红细胞生成的数量和速度会发生适当的调整。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由肾合成。主要作用是促使造血干细胞向原红细胞转化,同时促进红细胞发育和血红蛋白合成,并能促使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组织缺氧是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释放增多的主要原因。
9.正确答案 :C
解析:亚硝胺类化合物常可引起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肠癌、大肠癌、肝癌等。
10.正确答案 :C
解析:脑死亡标准:脑电图平直、诱导反射缺失、出现不可逆性昏迷、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不包括心脏停止跳动。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