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当眼视近物时,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主要通过调节( )
A. 角膜折光率
B. 房水折光率
C. 晶状体的凸度
D. 眼球的前后径
E. 眼球的左右径
2. [单选题]王某到医院就诊,医师发现其可能有异常心理,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精力减退;有焦虑、自责症状,表情贫乏,注意力不集中;抱怨睡眠紊乱、没有食欲、全身疼痛等。据此,判断王某可能患的疾病是( )。
A. 焦虑障碍
B. 抑郁障碍
C. 人格障碍
D. 睡眠障碍
3. [单选题]小肠作为营养吸收的主要部位,与其特有的运动形式( )密不可分。
A. 蠕动
B. 容受性舒张
C. 分节运动
D. 集团蠕动
4. [多选题]有关空肠和回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肠是小肠的起始段
B. 空肠占空、回肠总长的3/5
C. 十二指肠悬肌是确认空肠始端的标志
D. 回肠有集合淋巴滤泡
5. [单选题]( )位于在髂骨窝内,是大肠的起始段。
A. 盲肠
B. 回肠
C. 直肠
D. 乙状结肠
6. [单选题]炎症早期较常见的炎细胞是( )。
A. 中性粒细胞
B. 嗜碱粒细胞
C. 嗜酸粒细胞
D. 肥大细胞
7. [单选题]全身麻醉前给予患者阿托品,其目的是( )
A. 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B. 预防胃肠痉挛
C. 增强麻醉效果
D. 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E. 镇静
8. [单选题]屈肌反射是( )。
A. 姿势反射
B. 多突触反射
C. 状态反射
D. 牵张反射
E. 对侧伸肌反射
9. [单选题]形成矢状缝的骨有( )。
A. 顶骨与顶骨
B. 顶骨与额骨
C. 顶骨与枕骨
D. 额骨与枕骨
10. [单选题]"冬眠合剂"是指下述哪一组药物?( )
A. 哌替啶+异丙嗪+吗啡
B. 苯巴比妥+氯丙嗪+吗啡
C. 氯丙嗪+异丙嗪+苯巴比妥
D.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1.正确答案 :C
解析:当眼视近物时,眼的主要调节有:晶状体变凸,双眼汇聚,瞳孔缩小,其中最主要的是晶状体变凸。
2.正确答案 :B
解析:A项,焦虑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自主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B项,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C项,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患者遭受痛苦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D项,睡眠障碍: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
3.正确答案 :C
解析:分节运动为小肠的一种以环行肌自动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在食糜所在的一段肠管上,由环行肌在许多地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成许多节段,数秒钟后,收缩的部分开始舒张,舒张的部分开始收缩,这段食糜又重新分节,如此反复进行,有利于食糜与消化液的混合及肠黏膜对消化产物的吸收。
4.正确答案 :CD
5.正确答案 :A
解析: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全长约1.5m,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盲肠为大肠起始的膨大盲端,长约6~8cm,位于右髂窝内,向上通升结肠,向左连回肠。
6.正确答案 :A
解析: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常见于炎症早期、急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
7.正确答案 :A
解析:阿托品用于麻醉前给药可减少麻醉过程中支气管黏液分泌,预防术后引起肺炎,并可消除吗啡对呼吸的抑制。
8.正确答案 :B
解析:屈肌反射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其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的肌肉。对侧伸肌反射是姿势反射之一,具有维持姿势的生理意义,动物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
9.正确答案 :A
解析:顶骨与顶骨的矢状缝位于最中间。矢状缝与矢状面相似,可以将颅骨分为左右两部,而且一定是对称的,脑颅骨成对的只有顶骨和颞骨。颞骨在颅骨两侧,中间被额骨分开,相距较远。故本题答案是A。
10.正确答案 :D
解析:常用"冬眠合剂"的组成为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1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躁的患者,呼吸衰竭者慎用。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