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骨科医学正高职称考试模拟试卷(M5),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骨科医学正高职称考试模拟试卷(M5),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1. [多选题]脊柱骨折脱位的好发部位是
  A. T11-12 
  B. C1-6 
  C. L4-5 
  D. L1-2 
  E. T1-2 
 
2. [多选题]桂枝人参汤证可见( )
  A. 发热 
  B. 里急后重 
  C. 心下痞硬 
  D. 利下不止 
  E. 利下赤白黏液 
 
3. [多选题]呕、吐、哕共同的病机是( )
  A. 胃失和降 
  B. 肝克脾土 
  C. 肝郁气逆 
  D. 气逆于上 
  E. 肝胃不和 
 
4. [单选题]据《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之域人们的饮食特点是
  A. 食鱼而嗜咸 
  B. 食杂而不劳 
  C. 华食而脂肥 
  D. 野处而乳食 
  E. 嗜酸而食胕 
 
5. [多选题]"怒"可引起下列哪些病证( )
  A. 呕血 
  B. 飧泄 
  C. 呃逆 
  D. 头痛 
  E. 胁痛 
 
6. [单选题]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唇焦咽痛,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
  A. 肺热壅盛 
  B. 热灼胸膈 
  C. 肺热腑实 
  D. 邪热犯胃 
  E. 热郁少阳 
 
7. [单选题]下列关于少阴病提纲脉证机理的描述最确切的是
  A. 心肾阳虚,阴血不足,神失所养 
  B. 邪入少阴,心肾虚衰,水火失济 
  C.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水气不化 
  D.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阳不外达 
  E.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浊阴上蒙 
 
8. [单选题]《痹论》心痹的证候应除外哪一项
  A. 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B. 暴上气而喘 
  C. 嗌干善噫 
  D. 时发飧泄 
  E. 厥气上则恐 
 
9. [多选题]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若小便自利者,可有如下转归( )
  A. 发黄 
  B. 大便硬,为阳明病 
  C. 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D. 但头汗出 
  E. 自利而渴 
 
10. [多选题]骨折的发生与骨骼的解剖特点有关,常发生于( )。
  A. 致密部 
  B. 活动过多处 
  C. 疏松部和致密部交接处 
  D. 疏松部 
  E. 静止段和活动段之交接处 
 
11. [多选题]严重创伤后易发生气性坏疽的部位是
  A. 胸部 
  B. 上肢 
  C. 臀部 
  D. 腰背部 
  E. 下肢 
 
12. [多选题]胫骨干一度开放性骨折可作下列何种手术
  A. 动力加压钢板 
  B. 不扩髓髓内针 
  C. 扩髓髓内针 
  D. 外固定支架 
  E. 交叉克氏针 
 
13. [单选题]患者因身劳汗出,常衣里冷湿,日久腰部酸楚冷痛,身体沉重,腰重如带五千钱;但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治宜
  A. 甘草干姜汤 
  B.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C. 苓桂术甘汤 
  D. 甘姜苓术汤 
  E.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4.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闭藏"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E. 长夏 
 
15. [单选题]春温后期阶段的选方用药,下列哪项是不妥的
  A. 真阴亏损用加减复脉汤 
  B. 阴虚火炽用黄连阿胶汤 
  C. 邪留阴分用青蒿鳖甲汤 
  D. 阴虚动风用大定风珠 
  E. 阴液亏损用沙参麦冬汤 
 
16. [多选题]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可分为( )。
  A. 单纯骨折 
  B. 病理骨折 
  C. 不完全骨折 
  D. 复杂骨折 
  E. 完全骨折 
 
17. [多选题]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是( )
  A. 关节附近软组织广泛骨化 
  B. 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粘连 
  C. 关节囊及周围肌肉挛缩 
  D. 关节内骨折未准确复位 
  E. 关节软骨骨化 
 
18. [单选题]烂喉痧咽喉肿痛糜烂的病机与哪项有关
  A. 邪热闭于肺卫 
  B. 肺胃热毒上攻咽喉 
  C. 肺胃热毒窜犯血络 
  D. 肺胃阴液大伤 
  E. 邪热郁于中焦 
 
19. [多选题]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整复后,外固定夹板的特点是( )
  A. 背侧夹板超关节 
  B. 骨折远端背侧放一平垫 
  C. 骨折近端掌侧放一平垫 
  D. 掌侧夹板超关节 
  E. 桡侧夹板超关节 
 
20. [单选题]大陷胸汤的药物组成是
  A. 大黄、芒硝、甘遂 
  B. 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 大黄、栝蒌实、半夏 
  D. 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 
  E. 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