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凸阵探头,临床常用于何部位的检查
A. 胰腺
B. 胆囊
C. 脾脏
D. 肝脏
E. 以上都可以
2. [单选题]肝脏囊性和实性肿瘤的声像图比较不包括
A. 外形和边界
B. 内部回声
C. 大小
D. 后方回声增强
E. 侧边声影
3. [单选题]超声图像中,形成线状强回声的是
A. 脂肪
B. 纤维组织
C. 实质脏器
D. 结石
E. 皮肤
4. [单选题]在CDE检查中,采取什么措施可检出低速血流信号
A. 减小速度量程
B. 尽量增大扫描范围
C. 抬高速度基线
D. 加大增益
E. 增加探头频率
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数字扫描变换器(DSC)的功能
A. 将超声模拟信号转变成电视制式信号
B. 实现字符显示及图像存储
C. 完成线性内插补并具有丰富的灰阶
D. 比较容易地实现图像放大
E. 增强滤波器的性能
6. [单选题]B型超声是指
A. 以上都不是
B. 彩色血流显像
C. 亮度调制型
D. 振幅调制型
E. 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
7.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弓状动脉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 肾髓质内
B. 肾锥体与肾柱之间
C. 肾柱内
D. 肾皮质内
E. 肾锥体底部的髓质与肾皮质交界处
8. [单选题]可闻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A. 5~5kHz
B. 5~20Hz
C. 2~20kHz
D. 1~15Hz
E. 1~20Hz
9. [单选题]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分类中不包括
A. 下腔型
B. 干下型
C. 混合型
D. 上腔型
E. 中央型
10. [单选题]关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二尖瓣口面积减小可呈"鱼嘴"样改变
B. 二尖瓣病变以瓣根病变多见
C. 二尖瓣瓣口峰值流速明显加快
D. 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回声增强
E. M型超声心动图上二尖瓣前叶曲线呈"城垛状"
1.正确答案 :E
解析:凸阵探头扫查范围较大,适合大脏器的检查。常用于腹部、妇产等脏器的检查。
2.正确答案 :C
解析:肝脏囊性和实性肿瘤的声像图可以从肿瘤的外形和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回声增强及侧边声影来比较,对比两种病灶的大小对诊断无实际帮助。
3.正确答案 :E
解析:超声图像中,表皮包括表皮-耦合剂界面、真皮呈整齐的条状较强回声,它和下方的皮下组织境界清楚、层次分明。
4.正确答案 :A
解析:彩色血流速度标尺用于标识最大速度显示范围,高速标尺适于高流速显示,低速标尺适于低速显示。主要特点:①相对于角度的非依赖性;②增加动态范围,可显示低流量、低流速血流;③不会发生混叠现象;④不能显示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大小,脏器活动可造成闪烁伪像。
5.正确答案 :E
解析:数字扫描转换器是由模数(A/D)转换器把经放大检波后的视频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用数字表示回声信号大小,然后按一定编排存入贮存器,编排过程就决定了图像的像素量和图像的灰阶等级。数字信号再经过数模(D/A)转换器变换为模拟信号,再组成电视扫描制式进行图像显示。因DSC的作用是提供图像的贮存,使仪器具有冻结功能,在DSC中还可对超声信息进行插补,增加信息密度,提高图像清晰度。图像信号数字化后,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进行图像处理,如灰阶变换、增强等。
6.正确答案 :C
解析:B超是将回声信号以光点的形式显示成二维图像,属亮度调制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实时显像。
7.正确答案 :E
解析:肾动脉的第一分支在肾门处通常有两支,即前支和后支。前支较粗,再分出4个二级分支和后支一起进入肾实质内。肾动脉的5个二级分支在肾内呈节段性分布,称肾段动脉。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称为肾段。每个肾分5个肾段,即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上述五支动脉再分出大叶间.动脉进入肾柱,沿锥体周围向肾表面伸展,待达到锥体底部的髓质和皮质交界处时,大叶间动脉呈弓状转弯称弓状动脉。自弓状动脉起,小叶间动脉呈直角形向皮质分出,再从小叶间动脉分出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内。
8.正确答案 :C
解析:可闻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声频在20kHz以上称为超声。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9.正确答案 :B
解析: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分类中包括: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混合型。干下型为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10.正确答案 :B
解析: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时多为前后瓣同时受累,瓣叶游离缘呈纤维样增厚,前后瓣叶同向运动,前瓣向前上凸起呈典型的"鱼钩"样改变或呈"气球"样改变。病变轻者瓣体比较柔软,可自由活动,但瓣叶联合处粘连、融合,致使二尖瓣开放受限,瓣口狭窄(隔膜型);随着病变由瓣缘向瓣体扩展,瓣叶逐渐增厚、变形,活动受限,最终瓣叶严重纤维化、钙化及瘢痕形成,瓣叶僵硬,活动受限,二尖瓣口面积减小,呈"鱼嘴"状;腱索及乳头肌亦出现粘连、增粗并有缩短及纤维化,导致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漏斗型)。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