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喉结是哪一软骨的结构( )。
A. 环状软骨
B. 甲状软骨
C. 杓状软骨
D. 会厌软骨
2. [单选题]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
A. H检验
B. t检验
C. Z检验
D. 方差分析
3. [单选题]临床上输卵管结扎常选部位是( )。
A. 漏斗部
B. 峡部
C. 子宫部
D. 壶腹部
4. [单选题]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 )。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潜在减寿年数
D. 生存率
5. [单选题]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现况调查
B. 病例对照研究
C.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D. 队列研究
6. [多选题]对医师执业的考核内容,包括( )。
A. 业务水平
B. 工作成绩
C. 经济效益
D. 职业道德状况
7. [单选题]OR或RR值大于1是表明( )。
A. 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危险性的联系
B. 因素与疾病之间不产生影响
C. 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有益的联系
D. 因素与疾病之间不存在联系
8. [单选题]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 )。
A. 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B. 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C. 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D. 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9. [单选题]职业有害因素是否引发职业性损害主要取决于( )。
A. 接触水平
B. 遗传因素
C. 接触方式
D. 个体因素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分子生物标志物?( )
A. 基因异常表达
B. 功能变异的蛋白质
C. 头发中某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D. 突变的DNA
1.正确答案 :B
解析:喉的软骨主要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以及成对的杓状软骨。此外,还有2对小块软骨。甲状软骨为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由左右两块四角形软骨板构成。两板的前缘以直角连接成前角,前角的上缘形成一"V"字形的切迹,为甲状上切迹,是颈部的重要体表定位标志,切迹的下方向前凸出称喉结,在成年男子特别显著。
2.正确答案 :A
解析:方差分析、Z检验、t检验均属于参数检验方法,H检验即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它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
3.正确答案 :B
解析:手术过程:①清点器械和下敷料,待麻醉满意后在局部作2~3cm皮肤横切口,切开皮下脂肪,提取腹直肌前鞘,剪开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提取腹膜,避开膀胱和血管,多次轻提避免钳夹腹膜下肠管,确认为腹膜,将其切开后进入腹腔;②常规探查子宫、附件有无异常,吊钩法提取一侧输卵管追踪至伞端,在峡部作抽芯近端包埋法结扎,用两把组织钳将输卵管峡部提起,钳距为2~3cm,选择峡部无血管区,在浆膜下注射少量生理盐水,使浆膜浮起,不行输卵管切开浆膜,游离输卵管,用两把蚊式钳夹住两端,中间切除1~1.5cm,用4号线结扎近端,远端同时结扎浆膜层,用0号线缝合输卵管糸膜,将近端输卵管包埋缝合于输卵管浆膜内,远端游离,检查无活动性出血、血肿,送回用腹腔;③同样方法结扎对侧输卵管;④检查腹腔、腹壁各层无活动性出血、血肿、组织损伤,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用丝线逐层缝合腹壁、皮肤作内缝合,无菌纱布覆盖切口,安返康复室。
4.正确答案 :C
解析:潜在减寿年数,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潜在减寿年数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
5.正确答案 :C
解析: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6.正确答案 :ABD
解析:医师执业的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业务水平测评和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情况。
7.正确答案 :A
解析:RR或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关联。
8.正确答案 :A
解析:没有病程短的慢性病,所以A项无意义。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通常用发病率来表示。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通常用罹患率来表示。
9.正确答案 :A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损害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的高低。
10.正确答案 :C
解析:生物标志是指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可识别物质特征。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生物标志总体上说有三类: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生物标志。突变的DNA、功能变异的蛋白质、基因异常表达属于这三类,而微量元素不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可识别物质。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