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可以通过转氨作用生成α-1酮戊二酸( )
A. Glu
B. Ala
C. Ser
D. Asp
E. Gln
[单选题]补体系统是( )。
A. 由30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样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B.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
C. 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D.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
E.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要想取得高分选收获率,就可能( )。
A. 提高被分选细胞的浓度
B. 提高被分选细胞的纯度
C. 降低被分选细胞的浓度
D. 降低被分选细胞的纯度
E. 降低其他细胞的浓度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
A. 支原体
B. 立克次体
C. 真菌
D. 螺旋体
E. 放线菌
正确答案 :A
解析: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性、能透过细菌滤器并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单选题]要使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具有免疫原性、半抗原分子的数目数至少要达到 ( )
A. 100个以上
B. 15个以上
C. 10个以上
D. 20个以上
E. 50个以上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MHC-Ⅰ类分子的受体是
A. CD2
B. CD28
C. CD25
D. CD8
E. CD4
正确答案 :D
解析:此题为记忆题,MHC-Ⅰ类分子的受体是CD8。
[单选题]鉴定T细胞和亚群的酶免疫组化法中APAAP法的原理是( )。
A. 底物+APAAP+兔抗鼠IgG+T细胞抗原
B. 底物+APAAP+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C. 底物+碱性磷酸酶+兔抗鼠IgG+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D. 底物+抗碱性磷酸酶+兔抗鼠IgG+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E. 底物+APAAP+兔抗鼠IgG+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T细胞抗原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单参数直方图中,纵、横坐标分别表示( )。
A. 纵坐标表示被测细胞的相对数量,横坐标分为1024个脉冲信号通道反映荧光信号的强弱
B. 纵坐标表示被测细胞的性质,横坐标分为1024个脉冲信号通道反映荧光信号的强弱
C. 纵坐标表示被测细胞的相对数量,横坐标分为1024个测量参数反映荧光信号的强弱
D. 纵坐标表示被测细胞的相对数量,横坐标分为1024个细胞
E. 纵坐标表示被测细胞的性质,横坐标分为1024个测量参数反映荧光信号的强弱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抗原抗体的比例
B. 基本原理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
C. 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随着抗原的增加,反应符合海德堡曲线理论
D. 如反应体系中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E. 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原定量检测
正确答案 :B
解析: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当抗原和抗体的比例适当时,两者全部结合,既无过剩的抗原,也无过剩的抗体。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因此,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单选题]流式细胞仪使用的染色细胞受激光照射后发出荧光,同时产生
A. 光电子
B. 电磁辐射
C. 光反射
D. 光散射
E. 电离辐射
正确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