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发布前必须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的产品,未经广告审查机关审批擅自发布广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
A. 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
B. 没收广告费用
C. 并处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D. 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E. 对主要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
2. [单选题]蜜炙饮片的水分不得超过
A. 10%
B. 8%
C. 5%
D. 15%
E. 14%
3. [单选题]有权限定价和价格干预的政府机关是
A. 国务院
B. 省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E.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4. [单选题]厚朴酚的药理作用是
A. 镇静
B. 强心
C. 抗菌
D. 降血压
E. 镇痛
5. [单选题]科学研究、教学单位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应当经
A.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B.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C. 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D.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E.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6. [单选题]为妇科调经之要药的是
A. 川楝子
B. 香附
C. 延胡索
D. 川芎
E. 郁金
7. [单选题]除何药外均宜布包入煎
A. 辛夷
B. 海金沙
C. 滑石
D. 金银花
E. 车前子
8. [单选题]具有止血,补血,滋阴润燥功效的药物是
A. 制首乌
B. 桑椹
C. 旱莲草
D. 阿胶
E. 熟地黄
9. [单选题]"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所指的治疗原则是
A. 因人制宜
B. 因地制宜
C. 因时制宜
D. 治标
E. 标本同治
10. [单选题]不能与含雄黄的中药合用的西药是
A. 溴化钾、碘化钾、碘喉片
B. 硫酸亚铁、亚硝酸异戊酯
C. 磺胺类药物
D. 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
E. 强心苷类
1.正确答案 :ABC
2.正确答案 :D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C
解析:厚朴酚抗菌抗病毒作用:厚朴酚对革兰阳性菌、耐酸性菌、炭疽杆菌、类酵母菌丝状真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均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厚朴的酚性成分、乙醚及甲醇提取物,对牙病中致龋齿的变形链球菌有十分显著的抗菌作用。厚朴对小鼠实验性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可减轻细胞变性坏死等实质性病理损害。厚朴中所含新木脂素对Epstein-Barr病毒激活有抑制作用。故此题应选C。
5.正确答案 :E
解析:1、科学研究、教学单位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向定点批发企业或者定点生产企业购买。2、药品生产企业、科学研究、教学单位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标准品、对照品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3、药品生产企业、科学研究、教学单位需要使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标准品、对照品的,参照此办理程序办理。
6.正确答案 :B
解析:肝气郁滞多见胸胁或少腹胀痛,或疝气痛,情志不畅,或月经不调、痛经等,常选用疏肝理气之药如香附、川楝子、乌药、青皮、郁金等为主组方。香附长于疏肝理气,并能行气止痛;《本草纲目》称香附“乃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也”。用治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乳房胀痛或经闭等证,常与当归、柴胡、川芎等配伍。
7.正确答案 :D
解析:包煎: 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苍耳子、滑石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金银花不属于上述几种情况,不需包煎。
8.正确答案 :D
解析:何首乌、阿胶,均能补血,治血虚诸证。其中,何首乌经蒸制者性微温,功偏补益精血,为滋补良药,善治血虚精亏诸证,尤宜精亏血虚之须发早白;阿胶甘平滋腻,功偏补血止血,又善治出血兼血虚者,阿胶还能滋阴润肺,治阴虚燥咳、虚劳喘咳。此外,何首乌生用,还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治疮肿、瘰疬、久疟不止、肠燥便秘;阿胶还能滋阴润肺,治阴虚燥咳、虚劳喘咳。桑椹、旱莲草,均性寒而善滋阴益肾,治肝肾亏虚之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然,桑椹长于补阴生津而治津伤口渴;并能养血、润肠,治血虚失眠、肠燥便秘。旱莲草善清热、凉血止血,又治阴虚或血热之出血证。熟地黄性微温而滋腻,又善滋阴补精益髓,治肾阴不足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及精血亏虚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具有止血,补血,滋阴润燥功效的药物是阿胶。
9.正确答案 :C
解析: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等。此即古人常说的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基本原则。故此题应选C。
10.正确答案 :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