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CQI指的是
A. 全面质量管理
B. 质量管理
C. 质量保证
D. 持续质量改进
E. 质量控制
2. [单选题]下列关于肺脓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吸入性肺脓肿的好发部位与支气管解剖、重力作用有关
B. 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后可咳出大量脓痰或脓臭痰
C. 吸入性肺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血源性肺脓肿则为厌氧菌
D. 抗菌和痰液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E. 肺脓肿伴反复感染、大咯血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3. [单选题]下列关于生与死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生与死是表里一体的自然规律
B. "生的意识"是对已知的认识
C. "死的意识"是对未知的推测
D. "生的意识"提供了发现自己的机会
E. "死的意识"提供了审视自己的机会
4. [单选题]社区心脏骤停病人急救中,实施胸外叩击法救护时,定位位置为
A. 胸骨中段
B. 胸骨上1/3段
C. 胸骨上2/3段
D. 胸骨下1/3段
E. 胸骨下1/2段
5. [单选题]管理的职能有
A. 决策、组织、协调、领导、控制
B. 计划、人员管理、领导、控制、评价
C. 领导、计划、组织、决策、控制
D. 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决策
E. 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控制
6. [单选题]儿科护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A. 小儿生长发育
B. 小儿身心健康保健
C. 儿童保健
D. 疾病预防、临床疾病护理
E. 以上都是
7. [单选题]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A. 呕血及黑便
B. 腹痛
C. 腹泻
D. 黄疸、恶心、呕吐
E. 以上都是
8. [单选题]哪组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最有意义
A. 思维迟缓,情感低落,企图自杀
B. 意识朦胧,伴有错觉幻觉
C. 违拗,紧张性木僵
D. 情绪不稳定及假球性麻痹
E. 意识清晰,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9. [单选题]影响社区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A. 护士自身的素质
B. 护患关系
C. 医患关系
D. 医疗水平
E. 服务态度
10. [单选题]在医院感染中,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
A. 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
B. 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
C. 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
D. 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
E. 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
1.正确答案 :D
解析: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
2.正确答案 :C
解析:吸入性肺脓肿多由厌氧菌,经口、鼻、咽吸入而致病,误吸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血源性肺脓肿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3.正确答案 :D
解析:意识是生物的神经现象,是个体生理功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自我感觉和外部感觉的综合,意识的基础是个体具有了对自身本体认知(自我意识)、对自身认知能力的认可、对自身行使能力的认可的综合。所以"生的意识"不是提供了发现自己的机会,而是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机会。
4.正确答案 :E
解析:胸外叩击法救护人对病人实施“赤手空拳”的胸外叩击救护措施。主要适用于心电监测有心室搏动过速、心室纤维颤动的病人或被目击心搏骤停者,但婴幼儿禁用。(1)定位:胸骨下1/2段。(2)叩击法:术者右手握空心拳,小鱼际侧朝向病人胸壁,由20~25cm高的地方,垂直向下捶击1~2次,每次1~2s,力量中等,若不成功,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该题针对“第二节心脏骤停病人的急救(实践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E
解析: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管理活动内容的理论概括。#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人员管理4.领导职能5.控制职能
6.正确答案 :E
解析:一切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包括正常小儿身心方面的保健、小儿疾病的防治与护理。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E
解析: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呕血与黑便。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E
解析: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障碍。
【该题针对“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与管理(实践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A
解析:社区护士的能力将直接影响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仍处于萌芽阶段,只有加强社区护士的能力培养,提高社区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才能保证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健康蓬勃地发展下去,并圆满地达到我国发展社区护理的目的。
【该题针对“第三节 社区护理(专业知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命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病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例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常构成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贮藏库”。在平时定植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致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但是,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易位),从而引发感染。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