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哪组液体不是等张液
A. 11.2%乳酸钠10ml,5%葡萄糖50ml
B. 0.9%氯化钠20ml,1.4%碳酸氢钠10ml
C. 5%碳酸氢钠10ml,10%葡萄糖50ml
D. 0.9%氯化钠20ml,10%葡萄糖100ml,11.2%乳酸钠20ml
E. 5%碳酸氢钠10ml,10%葡萄糖75ml,11.2%乳酸钠10ml
2. [单选题]一女孩出生身高50cm,5个月64cm,用什么方法评价该女孩的体格生长
A. 体重公式
B. 生长速度
C. 生长水平
D. 匀称度
E. 生长速度、生长水平
3. [单选题]年长儿患胃食管反流的适宜体位是
A. 俯卧位
B. 仰卧位
C. 左侧卧位
D. 右侧卧位
E. 站立位
4.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哮喘患儿肺功能的特点
A. 呼气峰流速值下降
B. 第1秒呼气量下降
C. 肺活量降低不明显
D. 功能残气量增高
E. 肺泡弥散功能不受影响
5. [单选题]以下维生素C缺乏的体征和症状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呼吸浅速
B. 假性瘫痪
C. 齿龈肿胀出血
D. 皮肤黏膜出血
E. 有圆钝的肋串珠,内侧无凹陷
6. [单选题]急性肾炎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 血容量减少
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 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E.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7. [单选题]关于小儿体温,下列错误的是( )
A. 腋下测温法最常用,也最安全、方便
B. 腋下测温法测量时间5~10分钟
C. 腋下测温36~37℃为正常
D. 口腔测温法测量时间3分钟,37℃为正常
E. 腋下测温法和口腔测温法适用于各年龄组小儿
8. [单选题]关于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 儿童心力衰竭以左心衰最多见
B. 心功能可分为4级,其中Ⅰ级无症状,活动不受限
C. 心功能Ⅱ级:活动量较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限
D. 心功能Ⅲ级:稍活动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
E. 心功能Ⅳ级:安静时就有症状,丧失劳动能力
9. [单选题]小儿低钾血症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
A.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B. 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降低
C. 心电图出现T波低宽、U波
D. 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T波倒置以及ST段下降
E. 肾损害的表现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疾病不会引起腹胀
A. 重症肺炎
B. 低血钾
C. 急性肠梗阻
D. 甲状腺功能低下
E. 以上都不是
11. [单选题]目前我国流行的脑膜炎双球菌菌群
A. 以A群为主
B. 以B群为主
C. 以C群为主
D. 以D群为主
E. 以Y群为主
12. [单选题]患儿,女,10岁,每年春季出现打喷嚏(每次3~9个),伴流清涕、鼻痒、鼻塞,连续3年。鼻镜检查见双鼻腔黏膜及下鼻甲水肿,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B.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C. 血管运动性鼻炎
D.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
E. 慢性单纯性鼻炎
13. [单选题]对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选择恰当隔离时间
A. 疹后1周
B. 疹后5天
C. 疹后解除
D. 疹后10天
E. 疹后3天
14. [单选题]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 表皮葡萄球菌
B. 草绿色链球菌
C. 流感嗜血杆菌
D. 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肠杆菌
15. [单选题]生后不久出现呕吐,吐物为黄绿色物,腹部X线平片可见腹腔钙化斑
A. 胃食管反流
B.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C. 肠旋转不良
D. 环状胰腺
E. 肠梗阻型胎粪性腹膜炎
16. [单选题]女婴,8个月,因发热2天住院。体重7.3kg,身长65cm。以下哪项是营养治疗的最佳方案
A. 蛋白质每天1~2g/kg,热量每天120kcal/kg
B. 蛋白质每天2~3g/kg,热量每天110kcal/kg
C. 蛋白质每天3~4g/kg,热量每天80kcal/kg
D. 蛋白质每天4~5g/kg,热量每天90kcal/kg
E. 蛋白质每天0.5~1.0g/kg,热量每天120kcal/kg
17. [单选题]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抗生素是
A. 阿莫西林
B. 糖皮质激素
C. 利福平
D. 红霉素
E. 头孢呋辛钠
18. [单选题]患儿男,7岁。接种过卡介苗,PPD皮试结果(+),5天后反应消失,应考虑以下哪种可能
A. 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B. 应复种卡介苗
C. 接种卡介苗后正常反应
D. 要考虑异烟肼治疗
E. 体内有结核杆菌存在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神经反射,不是新生儿应该有
A. 觅食反射阳性
B. 握持反射阳性
C. 巴宾氏基征阳性
D. 腹壁反射阴性
E. 拥抱反射阴性
20. [单选题]不属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的是
A. 生长发育过快
B. 外伤失血
C. 体内储备不足
D. 食物中摄入铁不足
E. 疾病引起铁消耗或丢失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