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所谓"寒从中生"指的是
A. 外感寒邪,影响脏腑功能
B. 寒邪直中脏腑
C. 阳气虚、温煦功能减退
D. 恣食生冷,内脏受寒
E. 寒邪从肌表而入,渐侵脏腑
2. [单选题]能使子宫平滑肌张力降低的药物是
A. 枳实
B. 枳壳
C. 陈皮
D. 香附
E. 木香
3. [单选题]下列正确论述了硬胶囊的是
A. 胶囊剂的规格为数字越大,容积越大
B. 囊材中含有明胶、甘油、二氧化钛、食用色素等
C. 充填的药物一定是颗粒
D. 充填好的硬胶囊不用除粉或打光
E. 硬胶囊充填时不必考虑药料性质
4. [单选题]多呈方块状,体重,质硬脆,条痕棕黑色或黑绿色的药材是
A. 石膏
B. 朱砂
C. 赭石
D. 雄黄
E. 自然铜
5. [单选题]厚朴不具有的功效是
A. 行气
B. 燥湿
C. 利湿
D. 平喘
E. 消积
6. [单选题]驱绦虫,宜冷开水调服的药是
A. 槟榔
B. 苦楝皮
C. 榧子
D. 南瓜子
E. 使君子
7.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A. 兴奋大脑皮质
B. 催眠
C. 抑制大脑皮质
D. 改善智力活动
E. 对抗苯丙胺中枢兴奋作用
8. [单选题]延胡索和地龙共同的药理作用是
A. 抗血栓
B. 镇静
C. 平喘
D. 降低血压
E. 抗肿瘤
9.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能单独作为栓剂的基质
A. 甘油明胶
B. 明胶
C. 半合成山苍子油脂
D. 聚乙二醇
E. 可可豆脂
10. [单选题]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成偏心形半圆形的环,有此性状特征的药材是
A. 大血藤
B. 苏木
C. 沉香
D. 川木通
E. 鸡血藤
11. [单选题]配制10000ml某注射液,需加多少氯化钠才能调成等渗(该注射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05℃)
A. 100g
B. 90g
C. 87g
D. 80g
E. 81g
12.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及的脏是
A. 心、脾、肺
B. 心、肺、肝
C. 肺、脾、肾
D. 肝、脾、肾
E. 心、肝、脾
13.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冰片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是
A. 提高中枢耐缺氧能力
B. 镇静
C. 镇痛
D. 抗炎
E. 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
14.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咳血方组成药物的是
A. 瓜蒌仁
B. 炒栀子
C. 丹皮
D. 姜汁
E. 诃子
15. [单选题]能够祛风胜湿止痛的药组是
A. 防风,独活,桂枝
B. 防风,藁本,羌活
C. 羌活,紫苏,防风
D. 紫苏,麻黄,桂枝
E. 羌活,香薷,桂枝
16. [单选题]金之所不胜一行是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17. [单选题]下列药物不属于木香槟榔丸处方中的药的是
A. 木香
B. 槟榔
C. 枳壳
D. 陈皮
E. 天仙子
18.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含有烧生姜的是
A. 再造散
B. 桑杏汤
C. 大承气汤
D. 逍遥散
E. 左归丸
19.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天王补心丹证临床表现的是
A. 胸中懊憹
B. 虚烦失眠
C. 手足心热
D. 口舌生疮
E. 舌红少苔
20.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足太阴脾经在肢体的循行是
A. 下肢外侧中线
B. 下肢内侧中线
C. 下肢内侧后线
D. 下肢外侧前线
E. 下肢内侧前线
1.正确答案 :C
解析:内寒是指寒从内生而言,是由于人体功能衰退,阳气虚弱而致。虽然外寒与内寒不同,但他们又相互影响。如阳虚内寒之人,容易感受外寒;外寒入侵,常损伤人的阳气而引起内寒,亦称“寒从中生”。
2.正确答案 :D
解析:枳实、枳壳、陈皮对动物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香附有降低子宫平滑肌张力,松弛痉挛子宫作用。
3.正确答案 :B
解析:硬胶囊(hard capsules)统称为胶囊,是指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制成粉末、颗粒、小片、小丸、半固体或液体等,充填于空心胶囊中的胶囊剂。硬胶囊共有八种规格,常用的为00-容量 0.95ml、0-容量 0.68ml、1- 容量 0.50ml、2- 容量 0.37ml、3- 容量 0.30ml、4- 容量 0.21ml,规格为数字越大,容积越小。明胶是制备空心胶囊的主要原料,还应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辅料,以保证其质量。辅料有:①增塑剂,如甘油可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增加明胶液的黏度及其可塑性;②增稠剂,如琼脂可增加胶液的凝结力;③遮光剂,如2%~3%的二氧化钛,可防止光对药物的氧化;④着色剂,如柠檬黄、胭脂红等,可增加美观,易于识别;⑤防腐剂,如尼泊金类,可防止胶液在制备胶囊的过程中发生霉变;⑥芳香性矫味剂,如0.1%的乙基香草醛,可调整胶囊剂的口感。故此题应选B。
4.正确答案 :E
5.正确答案 :C
解析: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本品苦燥泄降,辛散温通,既除胃肠之湿滞、食积,又理胃肠之滞气,故为治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入肺经,能降气、除痰湿而平喘,为治咳喘痰多所常用。功效为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6.正确答案 :D
解析:驱绦虫用法用量:槟榔 内服:煎汤,3~10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须用30~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苦楝皮 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洗。榧子 内服:煎汤,10~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嚼服,每次15g,炒熟去壳南瓜子 内服:生用连壳或去壳后研细粉,60~120g,冷开水调服;也可去壳取仁嚼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治血吸虫病,须生用大量久服。使君子 内服: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连用2~3天
7.正确答案 :D
解析: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五味子素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点。五味子醇提取物5-10mg/kg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作用,对抗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对抗咖啡因、烟碱引起的小鼠惊厥。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10~100mg/kg腹腔注射,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小鼠自发活动,10mg/kg腹腔注射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60~120mg/kg腹腔注射明显延长小鼠巴比妥钠及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抗电休克、戊四唑等引起的惊厥。五味子素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点。故此题应选D。
8.正确答案 :B
解析:延胡索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延胡索乙素、左旋四氢巴马汀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效价约为吗啡的40%,但强于阿司匹林、无成瘾性。左旋四氢巴马汀是多巴胺DA受体阻断剂,其镇痛机制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2受体,增加纹状体安酸脑啡肽的含量有关。但由于阻止DA受体、大剂量易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病人慎用,重症肌无力病人慎用;此外精神病人也慎用。(2)镇静、催眠。而地龙药理作用:1、解热(清热)。2、镇静、抗惊厥。3、抗血栓(通络)。4、平喘。5.降压。故此题应选B。
9.正确答案 :B
解析:栓剂的水溶性基质有甘油明胶,系用明胶、甘油与水制成,有弹性,不易折断,但塞入腔道后可缓慢溶于分泌液中,延长药物的疗效。其溶出速率可随水、明胶、甘油三者的比例改变而改变,甘油与水的含量越高,越易溶解。甘油能防止栓剂干燥,通常用水:明胶:甘油=10:20:70的配比。明胶不能单独作为栓剂的基质。故此题应选B。
10.正确答案 :E
解析:鸡血藤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故此题应选E。
11.正确答案 :E
解析:氯化钠的冰点降低为0.58℃,0.9%氯化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代入公式:W=(0.52-a)/b=(0.52-0.05)/0.58≈0.81。0.81/100×10000=81g。W即配成100ml等渗溶液所需加入等渗调节剂的量,g/ml。a即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引起的冰点下降度。B即1%(g/ml)等渗调节剂溶液所引起的冰点下降度。故此题应选E。
12.正确答案 :E
解析: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内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此外,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神明,所以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心神受损又可涉及其他脏腑。情志所伤,又以心、肝、脾为多见。
13.正确答案 :D
解析:冰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和保护作用。一是对中枢的双向调节作用。冰片对中枢神经兴奋性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镇静安神”,又有醒脑作用。二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冰片对大脑还有保护作用,利于脑水肿恢复,保护脑缺血后继发损伤,改善受损觉醒能力。此外,冰片还有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分裂作用。故此题应选D。
14.正确答案 :C
解析:咳血方组成:青黛、诃子、瓜蒌仁、海粉、山栀子。用量:青黛(水飞)、诃子各6g,瓜蒌仁(去油)、海粉、山栀子(炒黑)各9g。用法: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现代用法:共研末为丸,每服9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故此题应选C。
15.正确答案 :B
解析:桂枝可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紫苏可散寒解表,理气宽中;麻黄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香薷可发汗解表,和中利湿。这四种中药均无祛风胜湿止痛作用。故不可选。
16.正确答案 :B
17.正确答案 :E
18.正确答案 :D
解析:逍遥散组成:柴胡、当归、芍药、薄荷、茯苓、生姜、大枣。用量: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15g,薄荷、炙甘草各6g。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两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 ,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粗末,每服6-9g,煨姜、薄荷少许,共煎汤温服,日三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亦有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故此题应选D。
19.正确答案 :A
解析:天王补心丹组成:人参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各15g 当归 五味子 麦冬 天冬 柏子仁 酸枣仁各30g 生地黄120g。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日2~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功效: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症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故此题应选A。
20.正确答案 :E
解析:十二正经又称正经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部分。行于上肢的经脉为手经,行于下肢的经脉为足经;阴经行于四肢内侧,阳经行于四肢外侧;阴经属脏,阳经属腑。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