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描述某市、某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
A. 潜在减寿年数
B. 死因构成比
C. 发病率
D. 患病率
2. [单选题]流行病学中的偏倚分为( )。
A. 测量偏倚、混杂偏倚、回忆偏倚
B.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C. 住院偏倚、测量偏倚、信息偏倚
D. 住院偏倚、测量偏倚、转诊偏倚
3. [单选题]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 霍乱和麻风病
B. 麻疹和丝虫病
C. 肺结核和百日咳
D. 鼠疫和霍乱
4. [单选题]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 )。
A. 患病率
B. 生存率
C. 潜在减寿年数
D. 发病率
5. [单选题]下列哪个因素会使患病率降低?( )
A. 病程延长
B. 患者迁入
C. 治愈率提高
D. 发病率升高
6. [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 )。
A. 病因、宿主、环境
B. 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源、宿主、环境
7. [单选题]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D. 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8. [单选题]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 )。
A. 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B. 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C. 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D. 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9.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
A. 72
B. 3.6
C. 72%
D. 0.28
10. [单选题]描述某市、某年、某急性传染病发生水平的最佳指标是(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患病率
D. 感染率
1.正确答案 :D
解析:患病率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
2.正确答案 :B
解析:偏倚是指随机误差以外的误差,可以发生在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实施、分析以至推论等各个阶段。偏倚的种类很多,一般将其分为三大类,即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3.正确答案 :C
解析:传染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①甲类鼠疫、霍乱;②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③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正确答案 :C
解析:潜在减寿年数,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潜在减寿年数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
5.正确答案 :C
解析: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①病程缩短;②病死率高;③发病率下降;④健康者迁入;⑤病例迁出;⑥治愈率提高。
6.正确答案 :C
解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是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可以是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②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途径,包括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母婴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等;③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称为易感人群。这是传染病流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7.正确答案 :B
解析: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8.正确答案 :C
解析:没有病程短的慢性病,所以A项无意义。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通常用发病率来表示。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通常用罹患率来表示。
9.正确答案 :B
解析:效果指数=对照组的发病率/实验组的发病率=57/16=3.6。
10.正确答案 :A
解析:A项多用于慢性疾病;B项多用于评价人群某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流行态势和分析防治工作效果:C项多用于暴发调查。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