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酒蒸后能消除刺激咽喉的不良反应,增强补脾润肺益肾作用的药物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酒蒸后能消除刺激咽喉的不良反应,增强补脾润肺益肾作用的药物是
A. 肉苁蓉
B. 女贞子
C. 黄精
D. 五味子
E. 地黄
[单选题]柏子仁的功效是
A. 镇心安神,聪耳明目
B. 养心安神,舒肝解郁
C. 镇心安神,祛瘫开窍
D.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E. 镇心安神,祛风通络
正确答案 :D
解析:柏子仁属于种子类的养心安神药,种子类的药物具有油性,具有滋润的功效,柏子仁的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故答案D符合题意。
[单选题]能行气止痛,长于行肠胃气滞的药物是
A. 柴胡
B. 沉香
C. 木香
D. 藿香
E. 檀香
正确答案 :C
解析:木香药性: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故本题应选C。
[单选题]检识樟柳碱的专属性反应为
A. 过碘酸乙酰丙酮反应
B. 漂白粉反应
C. 碘化铋钾反应
D. 雷氏盐沉淀反应
E. Vitali反应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药材西红花水浸液的颜色是
A. 黄色
B. 红色
C. 无色
D. 先变金黄色,后变蓝色
E. 先变红色,后变绿色
正确答案 :A
解析:西红花理化鉴别:1.检查西红花苷和苷元:取本品少许,置白瓷板上,加浓H2SO4一滴,显蓝色,渐变为紫色,后变棕红色。不变色或颜色浅说明本品已用于提取。2.水试:取样品少许,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水染成金黄色,若现红色,即掺有合成染料或其他色素充伪;不应有粉状沉淀,有则掺杂石灰粉或其他不挥发性盐类。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滴加碘试液,不应变蓝,变蓝则掺有淀粉及糊精。3.用滤纸(或吸水纸)挤压,纸上不应留有油痕,否则掺杂矿物或植物油。故本题应选A。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杜仲的适应证
A. 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
B. 肾虚阳痿、尿频
C. 津伤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
D. 肝肾亏虚之胎漏、胎动不安
E. 高血压症
正确答案 :C
解析:杜仲的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津伤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需要用具有生津、润燥的药物治疗,故答案C符合题意。
制备蜡丸所用的辅料为下列哪组药物均为补阴药( )茯苓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下列关于具有降压作用有效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火制的方法有(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
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工艺流程是《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属于适用于已包装好的药品灭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是分离三萜皂苷的优良溶剂为原料准备→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整丸→包装
原
黏性较强的药物制备蜜丸时,选用的赋形剂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全国中医药管理工作的负责主管部门是五环三萜皂苷元中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的主要区别是据"疗寒以热,而佐以寒"而用之寒药属于牡丹皮能治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浓缩水丸的水分限量为具有敛汗作用的药物是《素问·咳论》中指出:五脏受邪致病,微则为咳,甚者为( )9.0%#
12.0%
13.0%
14.0%
15.0%麻黄根、浮小麦#
山茱萸#
诃子
糯稻根须#
五味子、五倍
处方中含有冰片、麝香等芳香挥发性药物时,应选择五体与五脏的主要关系中,下面属于"五脏所主"的是( )。三仁汤中"宣上、畅中、渗下"的代表药物分别是蛇床子的功效是(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下列适于制备成糊丸的药物为既发散风热,又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合法药品的具体品种必须获得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给的芳香性药物
毒性药物#
解表性药物
滋补性药物
质地坚硬的药物香附
香气特异的药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相对密度1.35左右
蜜温116℃~118℃,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的10g
一般的酊剂每1000ml相当于原药物的200g
流浸膏剂一般每10ml相当于药物的1g#
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中药
制备水丸时,男,骨蒸潮热,时有遗精,足膝疼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有力,宜选( )均能利水,用以治疗水肿的一组药是下列物质碱性大小排列如A~E所示,由于分子内具酸性酚羟基的影响造成的是三号筛
四号筛
五号筛#
六号筛
下列关于滴丸冷凝液选择的基本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久立则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是下列名称中不是指“中药炮制”的是:治虚劳发热的代表方剂是负责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工作的政府部门是在“十九畏”中,不属于肝气犯胃胃痛主症
错误的是善散"皮里膜外之痰",治疗阴疽流注,关节肿痛的是( )可引药入肾经的炙法是( )。金元四大家中的"补土派"医家是下列表现中,月经不调,微温#
酸、苦,悬饮,阴疽流注等症,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