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伏暑初起可见( )
A. 发热恶寒,无汗
B. 心烦口渴,小便短赤
C. 头痛,周身酸痛
D. 口干不渴
E. 舌赤少苔
2. [单选题]太阴病误下所致"胸下结硬",其病机是
A. 脾阳愈虚,寒湿凝滞,气机不通
B. 脾阳愈虚,表邪乘虚内陷,气机不通
C. 寒邪结于胸膈,气机不通
D. 水饮结于胸膈,气机不通
E. 以上都不是
3. [单选题]下列方中未用芍药的方剂是
A. 桂枝茯苓丸
B. 当归散
C. 白术散
D. 胶艾汤
E. 四物汤
4. [多选题]湿温的诊断依据是( )
A. 多发于长夏季节,四季皆有
B. 初起热象不显,邪遏卫气分见症明显,可见邪阻膜原
C. 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D. 起病缓,传变慢,病势缠绵,病程长
E. 病中可见上蒙下流,上闭下壅,弥漫三焦的病变
5. [单选题]望小儿食指内侧络脉的临床意义是( )。
A. 可以了解各有关脏腑的病变和邪气性质
B. 可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的经过
C. 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
D. 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正常与病变
E. 可以判断疾病性质及轻重预后
6. [单选题]肾阳虚证患者泄泻的特点是( )
A. 滑泻
B. 热泻
C. 痛泻
D. 五更泄泻
E. 里急后重
7. [多选题]暑湿的诊断要点是( )
A. 发于夏令酷暑湿盛的季节
B. 患者素体虚弱,脾胃受损
C. 患者是否劳倦过度,溽暑冒雨,贪凉饮冷等病史或诱发因素
D. 起病急骤,初起以寒热,身痛为主要表现,进入气分后,以发热,心烦,尿赤等暑热内盛症状突出。
E. 病程中多有黄疸,出血体征,常兼有脘痞,苔腻等湿邪内阻症状
8. [单选题]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
A. 邪气强盛
B. 气候变化剧烈
C. 正气不足
D. 精神刺激
E. 饮食劳伤
9. [单选题]陈某,男,40岁。经常腹泻,时轻时重,进食不当则便次增多,夹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食少脘腹胀闷,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弱。辨证为脾虚泄泻。饮食调护禁忌( )
A. 羹汤类
B. 肥甘油炸
C. 面食
D. 粥食类
E. 清淡饮食
10.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胸痹的典型证候是
A. 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B. 咳嗽气喘,不得平卧
C. 心痛彻背
D. 胸闷憋气
E. 胸中刺痛
11. [多选题]温经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吴茱萸、桂枝、甘草
B. 当归、川芎、白芍
C. 人参、丹皮、阿胶
D. 半夏生姜麦冬
E. 黄芪茯苓山药
12. [单选题]某女,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下肢尤甚,小便清而排尿无力,小腹胀满,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证属( )
A. 肾虚水犯
B. 肾气不固
C. 膀胱湿热
D. 肾阳不足
E. 肾阴亏损
13. [单选题]邪正盛衰决定着( )。
A. 病证的寒热
B. 病证的表里
C. 气血的虚实
D. 病证的虚实
E. 脏腑的虚实
14. [单选题]哮证发作时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 喘促气短
B. 痰鸣气喘
C. 呼吸困难
D. 喘咳痰多
E. 喷嚏流涕
15. [单选题]栀子干姜汤证的病机是
A. 邪热内陷,痰热互阻,结于心下
B. 脾胃不和,寒热格拒
C. 无形邪热结于心下,气塞不通
D. 上焦有热,脾胃虚寒
E. 以上均不是
16. [单选题]以下哪种说法最准确( )
A. 质清稀,流注于脏腑的为津
B. 质稠厚,渗注于血脉的为津
C. 质清稀,灌注于骨节、脑、髓的为津
D. 质稠厚,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的为津
E. 质清稀,布散于肌表孔窍、渗注于血脉的为津
17. [单选题]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这种治疗属于( )
A. 先安未受邪之地
B. 扶正祛邪
C. 治病求本
D. 早期治疗
18. [单选题]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
A. 泄泻
B. 四肢不用
C. 水肿
D. 饥不受食
E. 腹痛
19. [单选题]《素问·五脏别论》认为“治之无功”的主要原因是
A. 病情危重
B. 拘于鬼神
C. 恶于针石
D. 病不许治
E. 以上均是
20. [单选题]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A. 意
B. 心
C. 志
D. 思
E. 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