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分离培养流感嗜血杆菌的常用培养基是
A. 血平板
B. 巧克力培养基
C. SS培养基
D. TCBS培养基
E. EMB培养基
2. [单选题]单药纸片搭桥法联合药敏试验,细菌对甲、乙两药均敏感,两药抑菌环交界呈锐角,两药联合对被检菌产生的作用是
A. 协同作用
B. 无关作用
C. 累加作用
D. 拮抗作用
E. 其他作用
3. [多选题]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活菌计数培养操作步骤为
A. 检样加0.1%蛋白胨水稀释液,制成系列稀释液
B. 取各稀释液放入2个灭菌平皿中,注入SPS琼脂
C. SPS凝固后,倒置于厌氧装置内,(36±1)℃培养24h
D. 取各稀释液放入3个灭菌平皿中,注入SPS琼脂
E. SPS凝固后,倒置于厌氧装置内,(28±1)℃培养24h
4. [单选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有
A. 二者是否共价结合
B. pH
C. 电解质
D. 温度
E. 以上都是
5. [单选题]下列情况中符合志贺菌的为
A. 需氧、有鞭毛、不能运动
B. 需氧、无鞭毛、能运动
C. 需氧、无鞭毛、不能运动
D. 厌氧、无鞭毛、不能运动
E. 厌氧、有鞭毛、能运动
6. [单选题]关于稀释法药敏试验中使用的母液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滤纸过滤除菌
B. 用多孔玻璃滤器除菌
C. 少量室温保存
D. 用滤膜过滤除菌
E. -100℃长期保存
7. [单选题]细菌数码鉴定AP120E试条检测结果为产气肠杆菌%Id=95.2,T=0.72;坂崎肠杆菌%Id=3.0,T=0.46;大肠埃希菌%Id=0.1,T=0.00;聚团肠杆菌%Id=0.4,T=0.01。细菌鉴定结果是
A. 聚团肠杆菌
B. 产气肠杆菌
C. 坂崎肠杆菌
D. 肠杆菌科细菌
E. 大肠埃希菌
8. [单选题]抽样方法不包括( )
A. 随意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单纯随机抽样
9. [单选题]鼠疫耶尔森菌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其具有诊断意义的生长现象是
A. 混浊生长
B. 絮状沉淀
C. 颗粒状沉淀
D. 形成菌膜,晃动后呈钟乳石状下沉
E. 形成菌膜,菌液澄清
10.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双价苗是指下列哪一种疫苗
A. 灭活和非灭活混合疫苗
B. 两种组织混合培养疫苗
C. 两种细胞混合培养疫苗
D. 两种疫苗合并应用
E. 家鼠型和野鼠型混合疫苗
11. [单选题]常用下列哪种方法采集尿标本作细菌培养:
A. 清洁头段尿
B. 清洁中段尿
C. 留24小时尿
D. 导尿
E. 膀胱穿刺
12. [多选题]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有:
A. 鉴别细菌
B. 初选抗菌药物
C. 了解细菌致病性
D. 了解细菌的抵抗力
E. 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
13. [单选题]关于混杂因素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个外部变量
B. 是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
C. 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之间有统计学的联系
D. 是对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
E. 不是要研究的暴露因素
14. [单选题]志贺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包括
A. 侵袭性、脂多糖
B. 志贺毒素、溶血素
C. 脂多糖、志贺毒素
D. 溶血素、侵袭性
E. 侵袭性、志贺毒素
15.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 鼻咽分泌物
B. 眼分泌物
C. 粪便
D. 尿
E. 血液
16. [单选题]柯克斯体可以引起
A. 莱姆病
B. 战壕热
C. Q热
D. 斑点热
E. 恙虫病
17. [单选题]嗜温菌的生长温度为
A. 10~20℃
B. 20~40℃
C. 40~50℃
D. 50~60℃
E. 60~70℃
18. [单选题]流脑的主要传染源是
A. 患者
B. 带菌者
C. 受感染的动物
D. 隐性感染者
E. 潜在性感染者
19. [单选题]衡量一个地区防治结核病的成绩,用该病的( )更好
A. 病死率
B. 发病率
C. 死亡率
D. 患病率
E. 以上都不合适
20. [多选题]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可以将细菌分为两种营养类型
A. 自营菌
B. 异营菌
C. 腐生菌
D. 寄生菌
E. 共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