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麻醉学专业知识终极模考试试题(Q9),更多麻醉学专业知识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系统招聘考试频道。1. [单选题]内呼吸是指( )。
  A. 由呼吸器官将气体吸入体内 
  B. 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内的传递 
  D. 在体内发生的呼吸 
  E. 在细胞内部的呼吸 
 
2. [单选题]属操作不当引起的麻醉意外或并发症,( )除外。
  A. 静注琥珀胆碱致心搏骤停 
  B. 气管插管误入食管致缺氧后遗症 
  C. 气管插管致纵隔及皮下气肿 
  D. 手控过度通气致肺大泡破裂 
  E. 喉镜置入致门牙脱落 
 
3. [单选题]对恶性高热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静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 
  B. 纯氧过度通气 
  C.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D. 使用丹曲洛林 
 
4. [单选题]治疗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不是吗啡的作用?( )
  A. 消除焦虑 
  B. 降低动脉阻力 
  C. 扩张冠状动脉 
  D. 增加静脉容量 
  E. 降低搏出功指数 
 
5. [单选题]功能残气量相对减少或闭合气量相对增加时,均易导致( )。
  A. 肺过度膨胀 
  B. 肺不张 
  C. 肺通气/血流比值增大 
  D. 肺通气/血流比值减小 
  E. 肺不张和肺通气/血流比值减小 
 
6. [单选题]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其分支不包括( )。
  A. 髂腹下神经 
  B. 股神经 
  C. 闭孔神经 
  D. 坐骨神经 
 
7. [单选题]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 )。
  A. 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B. 占全血质量的百分比 
  C. 与血清容积之比 
  D. 与血管容积之比 
 
8.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 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 
  B. 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C. 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D. 动作电位2期(平台期)的长短 
 
9.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副交感的作用?( )
  A. 瞳孔扩大 
  B. 糖原分解增加 
  C. 逼尿肌收缩 
  D.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10. [单选题]肝功能障碍的病人,全身麻醉药初量应适当减少,是因为( )。
  A. 肝药酶缺乏 
  B. 胆汁淤积 
  C. 肝血流量减少 
  D. 低蛋白血症 
  E. 肝肾综合征 
 
11. [单选题]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快速充盈期缩短 
  B. 减慢充盈期缩短 
  C. 减慢射血期缩短 
  D. 等容收缩期缩短 
 
12.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五条规定:有哪些情形的,不予注册?( )
  A. 在医疗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的 
  B. 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三年的 
  C. 在医疗过程中因服务态度差被患者投诉的 
  D. 以上者B不对 
 
13. [单选题]容量血管主要是指( )。
  A. 肺动脉 
  B. 主动脉 
  C. 微动脉 
  D. 微静脉 
 
14. [单选题]温度下降1℃时,氧耗量约下降( )。
  A. 1% 
  B. 5% 
  C. 2% 
  D. 10% 
  E. 30% 
 
15. [单选题]心肺复苏后人工起搏器最适用于( )。
  A. 心率不足60次/分 
  B.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差异传导 
  D. 依赖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者 
  E. 高血钾患者 
 
16. [单选题]影响脑复苏的关键因素是( )。
  A. 病人的年龄 
  B. 原本的体格情况 
  C. 脑缺血缺氧的时间 
  D. 胸外按压的时间 
  E. 人工呼吸的时间 
 
17. [单选题]决定心排出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A. 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 
  B. 呼吸方式和心率 
  C. 心率和每搏量 
  D. 回心血量和每搏量 
  E. 周围组织需氧量和回心血量 
 
18. [单选题]对颈部表面解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颈动脉结节为第7颈椎横突前结节 
  B. 甲状软骨上缘高度约平第颈椎上缘 
  C. 环状软骨弓平第6颈椎,可作为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D. 锁骨上小窝是指两侧锁骨内侧端之间的凹陷 
  E. 舌骨平对第5颈椎椎间盘平面 
 
19. [单选题]贮气囊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可进行控制或辅助呼吸 
  B. 可使气体加温 
  C. 挤压呼吸囊可使萎缩肺膨胀 
  D. 缓冲和防止高压气体对肺的损伤 
  E. 便于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幅度和呼吸阻力 
 
20. [单选题]心室细颤,电击除颤前应静注( )。
  A. 5%碳酸氢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多巴胺 
  D. 肾上腺素 
  E. 利多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