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重要的依据是
A. 癌细胞核明显异型
B. 癌细胞有大量核分裂象
C. 癌细胞核明显深染
D. 癌细胞核有粗大核仁
E. 癌细胞核呈毛玻璃状
[单选题]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A. 食管钡剂X线检查
B. 胃镜
C. 24小时食管pH监测
D. 食管滴酸试验
E. 食管测压
正确答案 :B
解析: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内镜可以确诊反流性食管炎,并可评估其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级。同时可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等。
[单选题]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
A. 硬皮病
B. 血管炎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强直性脊柱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痫等。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
[单选题]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 β-丙氨酸
B. 尿酸
C. 尿素
D. 肌酸酐
E. 肌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核考生对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了解程度,以及与其他化合物的区分。嘌呤核苷酸AMP和GMP在体内都代谢产生尿酸。AMP生成次黄嘌呤,后者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黄嘌呤,最后生成尿酸。GMP生成鸟嘌呤,后者转变成黄嘌呤,最后也生成尿酸。而答案中β-丙氨酸为尿嘧啶分解代谢产物之一;尿素为乌氨酸循环产物;肌酸和肌酸酐为与能量储存相关的化合物。本题准确答案为D。
[单选题]初产妇,26岁。妊娠43周,临产后5小时。胎头高浮,胎心140次/分,宫口开大2cm。6小时后自然破膜,立即听胎心,减慢至80次/分。本例应首先考虑的是
A. 胎盘功能不良
B. 脐带缠绕胎儿颈部
C. 脐带脱垂
D. 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
E. 宫体包裹胎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自然破膜后胎心率立刻减慢,是脐带脱垂的典型表现,因胎头压迫脐带,导致胎儿缺血乏氧。其原因不是胎盘功能不良、宫体包裹胎体、脐带缠绕胎儿颈部和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
[单选题]脂肪变性最常发生的器官是
A. 脾
B. 脑
C. 肝
D. 肺
E. 肾
正确答案 :C
解析:脂肪变性是中性脂肪(即三酰甘油)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多发生于肝,也可发生于心、肾等器官。
[单选题]女,39岁。干活时突感右侧肢体无力、麻木、不能言语4小时。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4年。检查: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肌力0级。脑脊液正常,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 脑血栓形成
C.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 脑出血
E. 脑栓塞
正确答案 :E
解析:本试题知识点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和脑血管病常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题中描述为一中青年女性、突发偏瘫和失语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因其神志清楚,脑脊液正常,脑CT检查未见异常,应能够判断为非出血性脑血管病;故可排除选项A和C。又因该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发病时有心房颤动,表明其既有心脏附壁血栓形成的条件,又有附壁血栓脱落的机会。此时出现急性脑血管病,当以脑栓塞为最大可能,即为本题正确答案。脑血栓形成和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虽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但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症,起病相对要慢,多在安静情况下发病。虽然该患者不能完全排除动脉.动脉的栓塞,但患者年龄小,无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动脉-动脉的栓塞的可能性极小。TIA的临床特征是神经功能的缺失一般历时数分钟或数小时,大多数患者在半小时内恢复,该患者发病4小时后神经功能缺损仍未恢复,故TIA的可能性较小,不是最可能的诊断。
[单选题]男,50岁。突起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190/100mmHg。该患者的最佳治疗药物是
A. 毛花苷丙
B. 硝酸甘油
C. 多巴酚丁胺
D. 氨茶碱
E. 硝普钠
正确答案 :E
解析:本例患者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的原则是尽快使血压下降,减低左室后负荷。毛花苷丙、氨茶碱、硝普钠、多巴酚丁胺和硝酸甘油五个药比较,只有硝普钠能有效降低左室后负荷,降低血压。
[单选题]急性硬膜外血肿最常合并的颅脑损伤是
A. 脑干损伤
B. 脑挫伤
C. 脑积水
D. 颅骨骨折
E. 脑水肿
正确答案 :D
解析: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为头外伤后出现的意识障碍,瞳孔改变,锥体束征和生命体征变化。其中具有特征性意义的是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的出现,其意识障碍多表现为昏迷-清醒-昏迷的过程。
[单选题]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对一些无意义想法的反复出现的不安
B. 与现实不符的过分紧张和担心
C. 面临现实危险时的恐惧反应
D. 对自己躯体的健康过分担心
E. 濒死感,失控感
正确答案 :B
解析:广泛性焦虑又称为慢性焦虑状态,是焦虑症状较长时间存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不安和不安全体验主要表现为毫无根据地感到担心、紧张和害怕,可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患者虽然意识到这种担心没有依据,但没有办法克服这种情绪。此外,有的患者同时还可出现易激惹的情况。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如口干、上腹不适、恶心、吞咽困难、腹胀气、心动过速、尿频、尿急、出汗、面色潮红等。患者的运动不安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肌紧张、肌震颤,由此可出现紧张性疼痛、不能静坐、坐立不安等。此外,患者可伴随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睡眠障碍等。急性焦虑发作又称为惊恐发作。是一种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强烈的焦虑、恐惧、濒死感或失控感,症状在发病后约十分钟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短,一般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大部分患者体验到明显的躯体症状而情绪症状不突出,所以,绝大多数患者首次就诊于急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