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2024职卫中级优质考试试题(C0),更多职业卫生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1. [单选题]我国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物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适宜百分比为( )
  A. 40%以下 
  B. 40%~54% 
  C. 55%~70% 
  D. 70%~80% 
  E. 80%以上 
 
2. [单选题]人们通过对工厂工人吸烟与肺癌发病情况研究,发现吸烟量越多的人患肺癌的概率越高,这种吸烟量与患肺癌概率间的关系在职业流行病学中为
  A. 接触水平-效应关系 
  B. 人群分布-效应关系 
  C. 空间分布-效应关系 
  D. 人间分布-效应关系 
  E. 时间分布-效应关系 
 
3. [单选题]卫生服务提供具有垄断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卫生服务具有( )特点
  A. 福利性 
  B. 高度专业性 
  C. 即时性 
  D. 不确定性 
  E. 社会性 
 
4. [单选题]公共卫生执法时相对人的权利不包括
  A. 申诉权 
  B. 查处事故权 
  C. 索赔权 
  D. 陈述权 
  E. 举证权 
 
5. [单选题]可纠正脑细胞缺陷的是
  A. 谷氨酸 
  B. 胱氨酸 
  C. 甘氨酸 
  D. 酪氨酸 
  E. 色氨酸 
 
6. [单选题]我国最近的《职业病防治法》是哪年颁布的( )
  A. 2005年 
  B. 2002年 
  C. 2000年 
  D. 1998年 
  E. 1997年 
 
7. [单选题]下列那种提法与一级预防不符合
  A. 健康促进 
  B. 疾病治疗 
  C. 体育锻炼 
  D. 病因预防 
  E. 健康教育 
 
8. [单选题]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粗死亡率较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结论
  A. 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 
  B. 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不准确 
  C. 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准确 
  D. 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年轻人 
  E. 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老年人 
 
9. [单选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引发物作用之后,促癌物要经过长期、慢性的作用,才能引起肿瘤 
  B. 引发物单独作用一般不能引起肿瘤 
  C. 只有促癌物的慢性作用而没有引发物的作用也能引起肿瘤 
  D. 引发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逆改变,促长在早期阶段的改变是可逆的 
  E. 引发必须发生在促长之前 
 
10. [单选题]可引起皮肤癌的毒物是( )
  A. 联苯胺 
  B. 氯甲醚 
  C. 石棉 
  D. 砷 
  E. 焦炉逸散物 
 
11. [单选题]影响医患关系的最次要因素是( )
  A. 社会环境的因素 
  B. 医务人员的因素 
  C. 患者方面的因素 
  D. 医院管理的因素 
  E. 患者所在单位的因素 
 
12.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
  A. 1997年 
  B. 2000年 
  C. 2002年 
  D. 2005年 
  E. 2008年 
 
13. [单选题]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以上均是 
 
14. [单选题]主管预防性卫生监督的防治工作( )
  A. 疾病控制机构 
  B. 卫生行政部门 
  C. 卫生监督所 
  D. 政府 
  E. 人民代表大会 
 
15.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A. 描述流行病学 
  B. 分析流行病学 
  C. 实验流行病学 
  D. 理论流行病学 
  E. 以上均不对 
 
16. [单选题]某男,在矿山工作8年后,调至某办公室工作,3年后发生尘肺,该病人的职业病诊断治疗费用承担者应是
  A. 本人 
  B. 先前用人单位 
  C. 后用人单位 
  D. 两个单位共同承担 
  E. 工会组织 
 
17. [单选题]对砷中毒病人的处理,可以用以下哪种药物加强硒的排泄和拮抗硒的毒性作用
  A. 硫代硫酸钠 
  B. 依地酸二钠 
  C. 二巯基丙磺酸钠 
  D. 氨基磺酸钠 
  E. 碳酸氢钠 
 
18. [单选题]全面了解人群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是
  A. 膳食调查 
  B. 体格检测 
  C. 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 
  D. 营养调查 
  E. 营养监测 
 
19. [单选题]健康素养是维持和促进健康的一种
  A. 方法 
  B. 能力 
  C. 手段 
  D. 措施 
  E. 途径 
 
20.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