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既能解表散寒,通窍止痛,又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A. 细辛
B. 荆芥
C. 川芎
D. 白芷
E. 羌活
2. [单选题]妊娠禁用的中成药是
A. 黄连上清丸
B. 玉屏风散
C. 麝香保心丸
D. 六味地黄丸
E. 香砂养胃丸
3. [单选题]儿茶药材的特点不包括
A. 主产于云南西双版纳
B. 来源于豆科植物儿茶
C. 呈方块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稍具光泽,无臭,味涩苦,略回甜
D. 断面有细孔,遇潮有黏性
E. 含儿茶荧光素
4. [单选题]易发生寒病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E. 长夏
5. [单选题]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喝,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病机为
A. 实中夹虚
B. 虚中夹实
C. 真虚假实
D. 真实假虚
E. 因虚致实
6. [单选题]川芎横切面特征有
A. 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其内侧常夹有断续的石细胞环,薄壁细胞中有菊糖和针晶
B. 根的中心为四原型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有大型油室散在
C.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外侧有石细胞,韧皮部有乳管群
D. 木栓层多列,皮层狭窄,其中散有根迹维管束,形成层波状,髓大
E. 中柱甚小,辐射性维管束,韧皮部束16~22个,位于木质部弧角处,髓小
7. [单选题]酸枣仁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成分是
A. 挥发油
B. 有机酸
C. 三萜类物质
D. 黄酮类物质
E. 多糖
8. [单选题]宜去皮壳的药材是
A. 白果
B. 诃子
C. 五味子
D. 百部
E. 骨碎补
9. [单选题]下列方剂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A. 升麻葛根汤
B. 麻子仁丸
C. 再造散
D. 杏苏散
E. 普济消毒饮
10. [单选题]"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对立
B. 阴阳平衡
C. 阴阳交感
D. 阴阳互根
E. 阴阳消长
1.正确答案 :D
解析:细辛芳香气烈,辛温走窜,善散寒祛风、通窍止痛。荆芥辛微温发散,善散风止痛。川芎辛温行散,上行头颠,善祛风行气、活血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故为君药。白芷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善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治阳明头痛。羌活辛散苦燥微温,善祛风邪、散寒湿,治太阳头痛。白芷可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故选D
2.正确答案 :C
解析:麝香,可引起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或早产,故孕妇禁用。妊娠禁用的中成药是麝香保心丸。故答案选C。
3.正确答案 :E
解析:儿茶,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 (L.f.)Willci.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粘性。气微,味涩、苦,略回甜。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有栽培。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的功效。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故此题应选E。
4.正确答案 :D
解析: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六淫致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5.正确答案 :A
解析:实中夹虚是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
6.正确答案 :D
解析:川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故此题应选D。
7.正确答案 :C
解析:酸枣仁中含三萜类物质,服用后可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8.正确答案 :A
9.正确答案 :E
解析:汗法,又称解表法。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以达到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指凡邪气在皮毛肌肤者,宜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可以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还可以预防病邪由表入里的转变。故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某些水肿和疮疡初起,以及麻疹透发不畅等兼表证者也可应用。临床应用时,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汗法又具体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一般说来,辛温发汗适用于表寒证,辛凉发汗适用于表热证。汗法应以邪去为度,不可发汗太过,否则耗散津液,损伤正气。凡表邪已尽,自汗、盗汗、失血、吐泻和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故此题应选E。
10.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同时又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因此,在需要补阳时加以补阴的药物补阴从而促进阳气的生成。故选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