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支气管扩张
C. 支气管哮喘
D. 空洞型肺结核
E. 军团菌肺炎
2. [单选题]护理学的发展必须依靠
A. 护理科研
B. 临床护理的发展
C. 护理管理
D. 社区护理的完善
E. 护理教育
3. [单选题]8个月女婴,提示其发育正常的运动特征是
A. 会抬头
B. 会翻身
C. 会爬行
D. 用手握玩具
E. 独自行走
4. [单选题]严禁用于静脉注射的药物是
A. 50%葡萄糖
B. 10%葡萄糖酸钙
C. 10%氯化钙
D. 10%氯化钾
E. 5%碳酸氢钠
5. [单选题]患者男,56岁。因尿失禁留置导尿,护士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 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
B. 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
C. 保持尿管持续开放状态
D. 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
E. 密切观察导尿管通畅与否
6. [单选题]休克患者早期血压的变化是
A. 收缩压下降,脉压减少
B. 收缩压升高,脉压无变化
C. 收缩压正常,脉压减少
D. 收缩压下降,脉压无变化
E. 收缩压正常,脉压无变化
7. [单选题]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理论是
A. 沟通理论
B. 一般系统论
C. Orem自理理论
D. 应激与适应理论
E. 基本需要层次论
8. [单选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尿液变化是
A. 尿多,以白天尿多为主
B. 尿多,以夜尿多为主
C. 尿量无变化
D. 尿量减少
E. 尿少,以夜尿少为主
9. [单选题]内囊出血的特征表现是
A. 同侧偏瘫
B. 对侧偏瘫
C. 交叉性瘫痪
D. 出现三偏症状
E. 同侧偏瘫伴偏盲
10. [单选题]引起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消化性溃疡
B. 饮酒
C. 胆总管末端梗阻和胆汁逆流
D. 胰腺外伤
E. 代谢紊乱
1.正确答案 :C
解析: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增多,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
2.正确答案 :A
解析:护理学的发展必须依靠护理科研。
3.正确答案 :C
解析:7-8个月的婴儿可以自己坐稳,并会爬行。
4.正确答案 :D
解析:10%氯化钾严禁用于静脉注射。
5.正确答案 :C
解析:留置导尿时首先要注意观察导尿管通畅与否,保持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防止泌尿系感染,因此A、B、D、E做法对,C是本题正确答案。解题关键:导尿管要定时关闭,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6.正确答案 :C
解析:休克早期由于机体代偿,外周血管收缩,故舒张压升高,回心血量不减少,心排血量正常,故收缩压正常,脉压差缩小。
7.正确答案 :B
解析: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8.正确答案 :B
解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出现多饮、多尿,原因是低血钾对肾小管的损害,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颗粒样变及空泡变性,从而影响到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使尿排出增加,每日尿量可达3000~4000ml,因尿多引起口渴多饮;引起夜尿增多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水钠潴留引起的高血压,使肾小动脉弹力减退。白天人的活动量增加时,由于身体其他脏器的血液需要量也增多,使肾脏血流量相对减少,滤过尿液减少;夜间其他脏器需血量减少,肾动脉血流量增加,尿量亦增加,故形成夜尿量多于日尿量的情况。故选B。解题关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多饮、烦渴、尿多,以夜尿多为主。
9.正确答案 :D
解析:内囊出血的特点有:①一旦出血,临床症状常较严重;②内囊出血的急性期,病人常常头和眼转向病灶一侧,呈"凝视病灶"状态;③内囊出血后,由于血液破入到脑室,病人常出现头痛,颈项强直,腰椎穿刺脑脊液为血性;④主侧半球病变常伴有失语;⑤意识清醒者,常出现病灶对侧偏身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偏瘫肢体常常上肢重于下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数周之后,呈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可出现病灶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如视放射也受累,则出现病灶对侧偏盲,即构成内囊损害的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症状。故选D。解题关键:内囊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10.正确答案 :C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病因: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胆总管末端梗阻造成胆汁逆流。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为胆道疾病,又称为胆源性胰腺炎;其次是胰管梗阻,胰管结石、肿瘤或十二指肠梗阻等。②酒精中毒,国外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③暴饮暴食。④高脂血症。⑤高钙血症。⑥外伤和手术。⑦其他某些药物。故选C。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