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以下关于组胺作用错误的是( )
A. 毛细血管扩张
B. 血管通透性增加
C. 淋巴细胞浸润
D. 平滑肌收缩
E. 血压下降
2. [单选题]治疗多形日光疹的药物,以下无效的有( )
A. 烟酰胺
B. 糖皮质激素
C. β-胡萝卜素
D. 维生素A
E. 硫唑嘌呤
3. [单选题]毛囊炎、疖和痈的主要致病菌是( )
A. 溶血性链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大肠埃希菌
D. 变形杆菌
E. 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4.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UVC可全部被大气臭氧层吸收
B. UVB只能达到皮肤表皮基底层
C. UVB和UVA是引起光敏性皮肤病的主要作用光谱
D. UV光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能量越大
E. UVA可造成皮肤老化
5. [单选题]关于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
B. 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
C. 正常甲有光泽呈淡红色
D. 疾病、营养状况、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可影响甲的颜色、形态和生长速度
E. 甲床有汗腺和皮脂腺
6. [单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 )
A. 中青年男性
B. 育龄期女性
C. 3~15岁女性
D. 50岁以上老年女性
E. 儿童
7. [单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致病机制属于
A. Ⅰ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
E. 自身免疫病
8. [单选题]以下原发性皮损中不高于皮面的是( )
A. 斑块
B. 丘疹
C. 风团
D. 瘀点
E. 脓疱
9. [单选题]慢性单纯性苔藓的好发部位是( )
A. 躯干及四肢伸侧
B. 腰骶部
C. 颈部及眼睑处
D. 头面部
E. 头顶部
10. [单选题]维生素A缺乏症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是( )
A. 眼干燥、夜盲
B. 皮肤干燥
C. 毛囊角化性丘疹
D. 脱发
E.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1.正确答案 :C
解析:组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升高,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增加,血压下降等效应。故正确答案为C
2.正确答案 :D
解析:多形日光疹治疗,外用药物治疗以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为主,通常采用超强效或强效制剂,数日使皮损消退。系统药物治疗可口服氯喹或羟氯喹,烟酰胺、β-胡萝卜素对部分患者有效;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故正确答案为D
3.正确答案 :E
解析:毛囊炎、疖和痈多为凝固酶阳性金葡菌感染引起,偶可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大肠杆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也可由真菌性毛囊炎(如糠秕马拉色菌)继发细菌感染所致。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全身性慢性疾病、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为常见诱发因素。故正确答案为E
4.正确答案 :D
解析:UV又细分为短波紫外线(UVC)、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其中UVB和UVA是引起光敏性皮肤病的主要作用光谱,UVC全部被大气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UV光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而能量越小,故D错误;UVB只能达到表皮基底层,强烈照射能引起表皮坏死和色素沉着;UVA可穿过表皮作用与真皮浅层,造成皮肤老化。故正确答案为D
5.正确答案 :E
6.正确答案 :B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成年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9:1,由于SLE可先后或同时累及全身多器官,故临床表现较复杂,病情往往也较严重。故正确答案为B
7.正确答案 :E
8.正确答案 :D
解析: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瘀点:为斑疹的一类,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出血斑由毛细血管破裂后红细胞外渗所致,压之不褪色,直径小于2mm。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皮损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皮损发生快,此起彼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脓疱的疱液可浑浊、稀薄或黏稠,皮损周围常有红晕。故正确答案为D
9.正确答案 :C
解析:慢性单纯性苔藓即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局限性好发于颈部等,播散性广泛分布于眼睑等部位。故正确答案为C
10.正确答案 :B
解析:维生素A缺乏症多累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股外侧、上臂后侧、颈、肩、背及臀部等处。早期表现为皮肤干燥,逐渐出现散在或密集分布的、针尖大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半球形或圆锥形,坚实而干燥,暗红色或褐色,密集时可呈蟾皮状,丘疹中央有棘刺状角质栓,去除角质栓后可形成小凹窝,但可重新长出。故正确答案为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