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接种后的API试条一般经多少度孵育18~24h可以观察结果
A. 30~40℃
B. 35~37℃
C. 36~38℃
D. 37~39℃
E. 32~35℃
2. [单选题]正常人粪便中不见下列哪种成分( )
A. 大肠杆菌
B. 脂肪滴
C. 肠黏膜上皮细胞
D. 肌肉纤维
E. 淀粉颗粒
3. [单选题]当RDW增大时说明
A. 大细胞性贫血
B. 小细胞性贫血
C. 红细胞体积增大
D. 红细胞大小不一
E.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 [单选题]诊断包虫病,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问病史
B. 超声波检查
C. X线透视、摄片
D. 病变组织穿刺
E. 免疫学检查
5. [单选题]关于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下列错误的是
A.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 激活补体
C. 形成攻击膜复合体
D. 介导ADCC
E. 亲细胞作用
6. [单选题]不属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基本特征是
A. Auer小体
B. POX染色呈阴性
C. 苏丹黑B染色阴性
D. α-丁酸萘酚醋酶阴性
E. NAP积分增高
7. [单选题]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局部病变特征是
A. 溃疡
B. 红肿
C. 假膜
D. 坏死
E. 化脓性炎症
8. [单选题]研究细菌性状的最佳时期是细菌生长曲线中的
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对数期和稳定期
9. [单选题]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
A. 脑脓肿
B. 肝脓肿
C. 肺脓肿
D. 脾脓肿
E. 皮肤脓肿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引发因素
A. 恶性肿瘤
B. 感染
C. 代谢性疾病
D. 营养不良
E. 遗传因素
1.正确答案 :B
解析:接种后的API试条一般经35~37℃孵育18~24h可以观察结果。
2.正确答案 :B
解析:正常大便成分:1。食物残渣;2.细菌占20-30%;3.消化道粘膜脱落物,分泌物;4.细菌分解代谢物。包括食物中不被消化的纤维素,消化道的分泌物,如粘液、胆色素、粘蛋白、消化液、消化道粘膜脱落的残片,上皮细胞和细菌。
3.正确答案 :D
解析: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
4.正确答案 :D
解析:手术穿刺棘球蚴可导致囊内液体大量释放,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此是禁忌证。
5.正确答案 :C
解析:Ig生物学功能:(1)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发挥中和毒素,阻断病原物入侵以及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功能。(2)激活补体:抗体与补体结合后激活补体。(3)结合细胞 :1)调理作用:IgG/IgA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参与ADCC作用: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受体识别包被靶抗原上IgG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3)介导I超敏反应: IgE为亲细胞抗体,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后使其致敏,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就会引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就会产生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超敏反应(4)穿过胎盘和粘膜。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中的抗体,保护婴儿免遭感染。分泌性IgA可在粘膜发挥抗感染作用。(5)免疫调理。故正确答案为C。
6.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基本特征是:①过氧化物酶(POX)与苏丹黑(SBB)染色:各阶段淋巴细胞均阴性,阳性的原始细胞<3%,可能是残存的正常原始粒细胞。部分患者成熟中性粒细胞内该酶的活性明显增高。②糖原(PAS)染色:20%~80%的原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显红色颗粒状、块状或呈环状排列,而其胞质背景清晰。③酸性磷酸酶(ACP)染色:T细胞阳性,B细胞阴性。④α-丁酸萘酚醋酶(α-NBE)染色:呈阴性反应。⑤NAP积分:往往增高。
7.正确答案 :C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后在局部增殖,产生外毒素致病,细菌和毒素可使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产生炎症、渗出和坏死反应。渗出液中纤维蛋白将炎性细胞、黏膜坏死组织和菌体凝结在一起,形成灰白色膜状物质,称为假膜。
8.正确答案 :B
解析:对数期细菌以几何级数增长,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较典型,对外界环境的作用较敏感,是研究细菌性状的最佳时期。
9.正确答案 :B
解析:肠外阿米巴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肠道静脉血液回流一般首先到达肝脏。
10.正确答案 :E
解析:遗传因素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引发因素,其余几项均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引发因素。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