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用于锑、铅、汞、砷中毒的解救药物是( )。
A. 盐酸烯丙吗啡
B. 谷胱甘肽
C. 二巯基丁二钠
D. 氯丙嗪
E. 亚甲蓝
2. [单选题]门诊对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A. 1次常用量
B. 3日常用量
C. 7日常用量
D. 15日常用量
3. [多选题]下列关于发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有( )。
A.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0.5~1天,持续热为3~6天
B.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有病毒感染;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可能有细菌感染。
C. 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可能伴有感冒
D. 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
E. 发热可有间歇期,表现有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可能是化脓性感染或疟疾
4. [多选题]有关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储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存放
B. 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C. 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
D.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之间应分开存放
5. [单选题]餐时血糖显著升高患者宜选用
A. 胰岛素
B. 二甲双胍
C. 格列喹酮
D. 瑞格列奈
E. 阿卡波糖
6. [单选题]黏合剂用量不足
A. 溶出超限
B. 裂片
C. 崩解超限
D. 黏冲
E. 片重差异超限
7. [单选题]环丙沙星的母核结构是( )。
A. 喹啉酮环
B. 萘环
C. 甾体
D. 苯环
E. β-内酰胺环
8. [多选题]以下事件中,属于"药物不良事件"的是
A. 药品质量问题
B. 用药失误
C. 药物滥用
D. 药品不良反应
E. 已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
9. [单选题]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的药物是
A. 胆汁酸结合树脂
B. 抗氧化剂
C. 洛伐他汀
D. 氟伐他汀
E. 苯氧烷酸类
10. [多选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 阑尾炎或急腹症时,服用氢氧化铝可使病情加重,可增加阑尾穿孔的危险,应禁用。
B. 铝碳酸镁不要餐后服用,多在上腹痛前、腹痛时临时服用
C. 铋盐不要与铁剂、钙剂及喹诺酮类等多种药物合用,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D. 为缓解消化性溃疡患者腹痛,可使用布洛芬对症治疗
E. 他汀类药物与克拉霉素同服增加肌溶解风险,避免同时服用
1.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特殊解毒剂二巯丁二钠的适应证”。二巯丁二钠(二巯琥珀酸钠)主要用于锑、铅、汞、砷的中毒治疗,并预防镉、钴、镍的中毒。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的“盐酸烯丙吗啡”主要用于吗啡、哌替啶急性中毒的解救。选项B的“谷胱甘肽”主要用于丙烯腈、氟化物、一氧化碳、重金属等中毒。选项D的“氯丙嗪”不属于解毒剂。选项E的“亚甲蓝”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正确答案 :D
解析: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3.正确答案 :ACD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0.5~1天,持续热为3~6天。所以,选项A的叙述是正确的。发热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有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可能有病毒感染。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发热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可能伴有感冒。所以,选项C的叙述是正确的。发热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所以,选项D的叙述是正确的。发热可有间歇期,表现有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可能是化脓性感染或疟疾。所以,选项E的叙述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4.正确答案 :ABC
解析: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
5.正确答案 :D
解析:非磺酰胺类降糖药除诱发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快,其快速释放有快速关闭,对餐时、餐后血糖有显著控制作用。
6.正确答案 :B
解析:裂片产生原因:片剂弹性复原及压力分布不均匀;黏合剂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细粉过多;压力过大;冲头与模圈不符等。
7.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环丙沙星的母核结构”。(1)环丙沙星的母核结构是:喹啉酮环(2)萘普生的母核结构是:萘环(3)氢化可的松的母核结构是:甾体(4)格列本脲的母核结构是:苯环(5)氨苄西林的母核结构是:β-内酰胺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8.正确答案 :ABCD
解析:根据题干直接分析,本题属于识记题,“不良事件包括”品质量问题、用药失误、药物滥用、药品不良反应、药物标准缺陷。选项A、B、C、D均正确,选项E不属于"药物不良事件"。
9.正确答案 :E
解析:苯氧烷酸类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的浓度,并使高密脂蛋白、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比值升高,较氯贝丁酯作用为强。
10.正确答案 :ABCE
解析:本题考查用药注意事项。阑尾炎或急腹症时,服用氢氧化铝制剂可使病情加重,可增加阑尾穿孔的危险,应禁用;抗酸药、铋盐、氢氧化铝凝胶和铝碳酸镁等形成保护膜制剂不要餐后服用,多在上腹痛前、腹痛时临时服用:不要与铁剂、钙剂及喹诺酮类等多种药物合用,以免影响药物吸收;溃疡活动期应停用胃黏膜损害药物,如阿司匹林和NSAIDs;他汀类药物与克拉霉素同服增加肌溶解风险,可暂时停服。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