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能迅速中和胃中过剩的胃液,减轻疼痛,但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是
A. 雷尼替丁
B. 碳酸氢钠
C. 普鲁卡因
D. 庆大霉素
E. 氧化镁
2. [单选题]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 水蒸气蒸馏法
B. 升华法
C.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D. 溶剂法
E. 吸附法
3. [单选题]关于药物代谢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排出体外才能消除其活性
B. 药物代谢后肯定会增加药理活性
C. 药物代谢后肯定会减弱其药理活性
D. 肝代谢和肾排泄是两种主要消除途径
E. 药物只有分布到血液外才会产生消除
4. [单选题]作为医疗机构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是
A. 病历
B. 药历
C. 处方
D. 检查结果单
E. 收据
5. [单选题]下述药物副反应中,属于严重、危险的不良反应的是
A. 便秘
B. 腹泻
C. 血压升高
D. 鼻腔呼吸不畅
E. 一周内体重增加3kg
6. [单选题]新斯的明一般不被用于
A. 重症肌无力
B. 阿托品中毒
C.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过量中毒
D. 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
E. 支气管哮喘
7.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8. [单选题]分散法制备混悬剂,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采用"水飞法",可使药物粉碎到极细的程度
B. 制备炉甘石的混悬剂,可先将药物粉碎到一定细度,再加处方中液体研磨至适宜分散度
C. 疏水性药物须先加一定量的润湿剂与药物研匀后再加液体研磨混匀
D. 小量制备可用乳匀机,大量生产可用胶体磨
E. 粉碎时,采用加液研磨法,可使药物更易粉碎
9. [单选题]关于C类不良反应的特点,正确的是
A. 机制明确
B. 发生率低
C. 潜伏期长
D. 可重现
E. 由机体的遗传因素引起
10. [单选题]不可以作注射剂溶剂的是
A. 二甲基乙酰胺
B. 甘油
C. 丙酮
D. 乙醇
E. 注射用水
11. [单选题]向胰岛素制剂中加入鱼精蛋白和微量锌的目的是
A. 降低排泄速度
B. 减少注射部位的刺激性
C. 收缩血管,减慢吸收
D. 在注射部位形成沉淀,缓慢释放
E. 增加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12. [单选题]依据规定,应报告“严重的、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是
A. 上市已经3年的药品
B. 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
C. 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D. 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进口5年内的药品
E. 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进口满5年的药品
13. [单选题]药品在规定的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性能
A. 有效性
B. 安全性
C. 稳定性
D. 均一性
E. 经济性
14. [单选题]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后所形成的细菌集团为
A. 菌膜
B. 菌苗
C. 菌落
D. 菌苔
E. 菌体
15. [单选题]药物分析学科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的目的是
A. 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B. 保证药物的足够纯度
C. 保证药物分析水平的不断提高
D. 保证药物学家能不断开发新的药物
E. 保证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毒副作用
16. [单选题]氰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A. 依地酸二钴
B. 水合氯醛
C. 维生素C
D. 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
E. 细胞色素C
17. [单选题]在液体培养基上细菌生长后不会出现
A. 菌膜
B. 浑浊
C. 菌落
D. 沉淀
E. 变色
18. [单选题]Ⅱ类手术患者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后一般不得超过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E. 5天
19. [单选题]细胞壁的化学组成较复杂,主要成分是
A. 肽聚糖
B. 葡萄糖
C. 乳糖
D. 核糖
E. 氨基糖
20. [单选题]下列有关多巴胺(DA)受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DA受体分布与α受体相同
B. DA受体激动时肾、肠系膜血管舒张
C. DA受体激动时肾、肠系膜血管收缩
D. DA受体只存在于外周血管
E. DA受体激动时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1.正确答案 :B
解析:碳酸氢钠弱碱,内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其抗酸作用弱而短暂。此外尚有碱化液的作用。
2.正确答案 :D
解析:答案:D。天然药物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法。
3.正确答案 :D
解析:药物从体内消除(elimination)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代谢是大部分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药物的代谢反应大致可以分为氧化(oxidation)、还原(reduction)、水解(hydrolysis)和结合(conjugation)四种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为Ⅰ相代谢,结合反应为Ⅱ相代谢。有些药物可以同时通过几种反应类型进行代谢。药物代谢的方式1、肝脏代谢,肝脏是药物的主要清除器官,肝脏清除分成肝脏代谢和胆汁排泄两种方式。肝脏富含药物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所需的各种酶,其中以P450酶最为重要。
4.正确答案 :C
解析: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 医疗机构病区用药 医嘱单。 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
5.正确答案 :E
6.正确答案 :E
解析:新斯的明具有抗胆碱酯酶作用,且能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 2胆碱受体,故对骨骼肌的作用较强.而对腺体、眼、心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对胃肠道平滑肌可促进胃收缩和增加胃酸分泌,在食道明显弛缓和扩张的病人,本品能有效地提高食道张力。本品可促进小肠、大肠,尤其是结肠的蠕动,促进内容物向下推进。
7.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C。《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2012年6月26日公布执行的。
8.正确答案 :D
解析:混悬剂的制备: 混悬剂的制备应使固体药物有适当的分散度,微粒分散均匀,混悬剂稳定,再悬性好。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1.分散法将固体药物粉碎、研磨成符合混悬剂要求的微粒,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混悬剂。小量制备可用研钵,大量生产时可用乳匀机、胶体磨等机械。 分散法制备混悬剂要考虑药物的亲水性。对于亲水性药物如氧化锌、炉甘石、碱式碳酸铋、碳酸钙、碳酸镁、磺胺类等,一般可先将药物粉碎至一定细度,再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即1份药物加入0.4~0.6份的溶液,研磨至适宜的分散度,最后加入处方中的剩余液体使成全量。加液研磨可用处方中的液体,如水、芳香水、糖浆、甘油等。此法可使药物更容易粉碎,得到的混悬微粒可达到0.1~0.5μm.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可采用“水飞法”制备。“水飞法”可使药物粉碎成极细的程度而有助于混悬剂的稳定。
9.正确答案 :C
解析:关于C类不良反应的特点,正确的是潜伏期长。
10.正确答案 :C
解析:丙酮常用有机溶剂,具有选择性地溶解某些有机物,不可以作注射剂溶剂,水溶液中有丙酮存在时,可抑制溶液中物质离解。可用于带有硫氰根的钴及铁之比色测定。显色反应检验钡和锶。显微分析用作固定剂,组织的硬化及脱水。动植物中各种成分的抽提。
11.正确答案 :D
12.正确答案 :E
解析:ADR报告范围:①报告可能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上市5年以内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的药品;②报告严重的、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上市5年以上和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满5年的药品。
13.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药品的质量特性包括有效性、安全性、均一性、稳定性,结合选项逐个分析,选项A:有效性系指药品在规定的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性能。选项B:安全性是指药品按照规定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使用,对用药者生命安全的影响程度。选项C:稳定性系指药品在规定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选项D:均一性系指药品的每一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要求。选项E:经济性是指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价格水平。本题选A。
14.正确答案 :C
15.正确答案 :A
解析:答案:A。目的: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16.正确答案 :D
17.正确答案 :C
解析:细菌菌体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或液体培养基中,是不能形成菌落的。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的无鞭毛的细菌只沿着穿刺线生长,而有鞭毛的细菌可在穿刺线的周围扩散生长。细菌菌体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生长后能使液体培养基变得混浊。答案选C
18.正确答案 :D
19.正确答案 :A
解析: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mucopetide)。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有赖于肽聚糖的存在。合成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特有的能力。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酸两种氨基糖经β-1.4糖苷键连接间隔排列形成的多糖支架。在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连接四肽侧链,肽链之间再由肽桥或肽链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机械性很强的网状结构。各种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支架均相同,在四肽侧链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随菌种而异。
20.正确答案 :B
解析:多巴胺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 ⑵ 小到中等剂量(每分钟按体重2-10ug/㎏),能直接激动β1受体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 ⑶ 大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大于10ug/㎏),激动α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① 对心脏β1受体激动,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强的多; ② 由于增加肾和肠系膜的血流量,可防止由这些器官缺血所致的休克恶性发展。在相同的增加心肌收缩力情况下,致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耗氧的作用较弱。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