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可进入乳汁并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甲状腺肿的药物是
A. 碘化物
B. 普萘洛尔
C. 丙硫氧嘧啶
D. 卡比吗唑
E. 甲状腺素
2. [单选题]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试验温度为40±2℃
B. 进行加速试验的供试品要求三批,且为市售包装
C. A、B、C、D均是
D. 试验相对湿度为75%±5%
E. 试验时间为1、2、3、6个月
3. [单选题]代谢产物均无活性的药物是
A. 环孢素
B. 阿米卡星
C. 地高辛
D. 阿米替林
E. 苯妥英钠
4. [多选题]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包括
A. 胰腺炎
B. 肝损害
C. 变态反应
D. 骨髓抑制
E. 恶心、呕吐
5. [单选题]易受光线影响而变质的止血药是
A. 异烟肼片
B. 硫酸亚铁片
C. 甲钴胺制剂
D. 卡巴克络注射液
E. 肾上腺素
6. [单选题]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气不足,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亏虚的现象,称为( )
A. 阴阳转化
B. 阳损及阴
C. 阴阳协调
D. 阴阳互损
E. 阴损及阳
7. [单选题]社区获得性肺炎罹患感染性肺实质炎症的时间是
A. 住院3日内
B. 社区诊所
C. 住院2日内
D. 社区
E. 医院外
8. [多选题]联合应用可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的药物包括
A. 维拉帕米
B. 奥美拉唑
C. 红霉素
D. 抗肿瘤药物
E. 苯巴比妥
9. [单选题]关于环孢素,叙述错误的是
A. 选择性抑制白介素-2、干扰素-γ和其他细胞因子
B. 环孢素是从土壤真菌属中提取的一种11-氨基酸肽
C. 对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不大
D. 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后出现的急性排斥反应
E. 能特异性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
10. [多选题]属于化痰止咳平喘剂的是( )
A. 定喘汤
B. 贝母瓜蒌散
C. 清气化痰丸
D. 二陈汤
E. 小青龙汤
1.正确答案 :A
解析:碘能进入乳汁和通过胎盘,而能引起新生儿和婴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甲状腺肿。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E
解析:代谢产物均无活性的药物是苯妥英钠。故选B
4.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硫唑嘌呤片主要的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如全身不适、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寒战、肌痛、关节痛、肝功能异常和低血压。应立即停药和给予支持疗法,可使大部分病例恢复。2、造血功能 :可能产生剂量相关性、可逆性骨髓抑制,常见白细胞减少症,偶见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感染 :使用本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器官移植受者对病毒、真菌和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4、胃肠道反应 :偶有恶心,餐后服药可缓解。罕见胰腺炎。5、肺部反应 :罕见可逆性肺炎。故选择ABCDE。
5.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易受光线影响而变质的药品。易受光线影响而变质的止血药有:酚磺乙胺、卡巴克络注射液、卡络磺钠。
6.正确答案 :B
7.正确答案 :E
解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威胁人群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故选C
8.正确答案 :ABC
解析:钙离子拮抗剂如尼卡地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 两药合用应减少地高辛的用量;保钾类利尿剂如螺内酯均可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 可能与降低地高辛的肾及肾外清除率有关;肝药酶抑制剂如保泰松、西咪替丁等则可抑制地高辛代谢, 使其血药浓度升高。而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高辛代谢, 降低血药浓度。 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可增加地高辛的吸收率, 降低地高辛分布容积、肾清除率、肝脏代谢及胆汁排泄率, 使地高辛血药浓度提高一倍;合用时宜减少地高辛用量, 一般为正常剂量2/3~1/2 左右。胺碘酮可降低地高辛肾清除率,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普罗帕酮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存在很大个体差异,主要与地高辛肾外清除率减少有关。另外, 一些广谱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氯霉素等因能抑制肠道菌群, 减少地高辛肠内氢化与水解, 故可提高其血药浓度。还有抗胆碱药阿托品、普鲁本辛以及降压药卡托普利、哌唑嗪等均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故选ABC
9.正确答案 :D
解析:环孢素为一种强效免疫抑制药,可特异性地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活性,但不抑制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活性,反而促进其增殖。亦可抑制B淋巴细胞的活性,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所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明显抑制宿主细胞免疫的同时,对体液免疫亦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体内抗移植物抗体的产生,因而具有抗排异反应作用。不影响吞噬细胞的功能,不产生明显的骨髓抑制作用。口服吸收慢且不完全,口服后达峰时间约为3.5h,生物利用度20%~50%,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0%。主要经胆汁随粪便排泄,有明显肝肠循环,经尿排出仅10%,消除半衰期为6~30h。
10.正确答案 :ABCD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