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水火不济”反映的是( )两脏间的平衡失调。
A. 心与肾
B. 心与肝
C. 脾与心
D. 肝与肾
2. [单选题]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
A. 精气
B. 天气
C. 清气
D. 地气
3.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
A. 审察内外整体统一
B. 辨证求因,审因法治
C. 阳病治阴
D.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4. [单选题]通行元气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是( )。
A. 肾
B. 肺
C. 经络
D. 三焦
5. [单选题]喘证的病位主要在( )。
A. 心、肺
B. 脾、肺
C. 肝、肺
D. 肺、肾
6. [单选题]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
A. 张子和
B. 朱震亨
C. 李果
D. 刘元素
7. [单选题]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 )理论的具体应用。
A. 津能载气
B. 气能生津
C. 气能行津
D. 津能生气
8. [单选题]按五行生克规律确定治法,肾阴亏损而阴肝不足者,要用( )。
A. 培土生金法
B. 壮水制火法
C. 抑木扶土法
D. 滋水涵木法
9. [单选题]被称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经典是( )。
A. 《中藏经》
B. 《黄帝内经》
C. 《难经》
D. 《神农本草经》
10. [单选题]五行之“水”的特性是( )。
A. 从革
B. 曲直
C. 炎上
D. 润下
1.正确答案 :A
解析:“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肾既交,水火既济。”
2.正确答案 :A
解析: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天地万物之间充斥着无形之精气,并相互作用,且这些无形之精气还能渗入于有形的实体,并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精气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和感应,因而,精气又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其精气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3.正确答案 :C
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4.正确答案 :D
解析: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
5.正确答案 :D
解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二者可相互转化: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成为虚喘。
6.正确答案 :B
解析:朱震亨又名朱丹溪,是“滋阴派”,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7.正确答案 :C
解析: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如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气化无力进行,或气机郁滞不畅,气化受阻,都可以引起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并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也可以称为“气不化水”。临床上要消除这些病理产物及其产生的病理影响,常常将利水湿、化痰饮的方法与补气、行气法同时并用,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气能行津理论的具体应用。
8.正确答案 :D
解析:五脏归五行:心归火,肝归木,肺归金,脾归土,肾归水。滋水涵木法,即通过补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9.正确答案 :B
解析:《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10.正确答案 :D
解析:水曰“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所谓“润下”,是指水具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终结等特性。凡具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属于水。《说文解字·水部》曰:“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