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处理原则中最重要的是
A. 心理治疗
B.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C. 对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D. 支持治疗
E. 加强护理
2. [单选题]下列关于精神药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B. 精神药品也包括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其它物质
C. 精神药品是指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
D. 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第三类精神药品
E. 精神药品的进出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3. [单选题]以下描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特点错误的为
A. 精神症状常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B. 精神障碍的发生与躯体疾病的发生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
C. 起病较急者,一般以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慢性起病及疾病早期或恢复期则多以脑衰弱综合征为主;部分患者可残留人格改变和智能障碍
D. 精神症状可发生于躯体疾病的各个时期,部分躯体疾病患者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但多数出现在躯体疾病的高峰期
E. 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消长平行
4. [单选题]巴甫洛夫学派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为避免急性超强的应激给高级神经活动产生进一步损伤时会作出何种反应
A. 超限抑制
B. 兴奋
C. 脱抑制
D. 反射
E. 诱导
5. [单选题]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
B. 起病较急、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C. 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
D. 分裂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月
E. 包括躁狂型、抑郁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
6. [单选题]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精神分裂症不易鉴别
B. 症状容易变换
C. 精神症状波动性大
D.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E. 可伴有特定躯体症状
7.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缺损症状的是
A. 抽象思维困难
B. 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
C. 决策能力减退
D. 反应能力降低
E. 物理影响妄想
8. [单选题]下面有关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的描述,不对的是
A. 在治疗癫痫的基础上根据精神症状选用致癫痫作用少的药物
B. 抗癫痫治疗无效换药时,原药可以骤然停用
C. 抗癫痫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D. 癫痫症状完全控制后,继续维持抗癫痫药物治疗3~5年未再发可减药,逐步减药的时间不应少于1年
E. 依据癫痫的类型选择抗癫痫药物,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9. [单选题]与违法犯罪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格障碍类型是
A. 分裂样人格障碍
B. 强迫型人格障碍
C. 表演型人格障碍
D. 偏执型人格障碍
E.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0. [单选题]关于戒断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滥用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B. 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C. 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
D. 不同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特性不同而不同
E. 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1.正确答案 :B
2.正确答案 :D
3.正确答案 :A
解析: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与原发病有关,急性期可表现为程度不一的意识障碍,其精神症状多不固定,常呈昼轻夜重的特点;原发病好转后,精神症状也常能恢复。
4.正确答案 :A
解析: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急性超强的应激作用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可以导致兴奋、抑制和灵活性的过度紧张及相互冲突,中枢神经系统为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或"破裂"则往往产生超限抑制。超限抑制属于保护性抑制,在抑制扩散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功能则可能脱抑制,形成皮质与皮质下活动相互作用的异常形式,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状态,无目的的凌乱动作和不受意识控制的情绪障碍等。
5.正确答案 :D
解析: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①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发作征象,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尤其是紧张性、偏执性及幻觉症状,但也可以有思维破裂和精神分裂症的其他基本症状。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或先后在发病中出现。症状的变异性较大,同样的患者在不同的发作期表现并不一致;②病程呈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③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部分患者可有分裂症、躁郁症家族史;④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⑤符合症状标准的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2周以上,并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较接近;⑥分型包括:躁狂型、抑郁型和混合型。
6.正确答案 :A
解析: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是: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人认为使用皮质激素引起体内过量,使得脑功能改变而发生精神障碍,也有人认为与皮质激素引起电解质障碍或代谢障碍等有关;②精神症状波动性大:如有的患者很快出现关系妄想及被害妄想,情绪激动,常有自伤行为,自知力丧失,数日之内症状可以多次起伏,自知力时而恢复,时而丧失;③症状容易变换:如患者由妄想状态转变为反应迟钝,后又有丰富的幻觉妄想状态,并且伴有言语兴奋;④常伴有特定躯体症状: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毛发增生和皮肤紫纹等。基于以上表现在临床上与精神分裂症相互鉴别并不困难。
7.正确答案 :E
解析:认知功能缺损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认知功能缺损症状主要包括:传递信息和注意力缺陷;学习和注意能力的受损;觉醒度降低(对外界刺激作出较高较快的反应能力水平显著降低);抽象思维障碍(主要包括物体分类与抽象概括能力障碍、思维联想障碍、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障碍等);执行功能障碍(包括制订、完善与执行计划能力、难以处理或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等)。
8.正确答案 :B
解析:癫痫性精神障碍治疗原则为抗癫痫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依据癫痫的类型选择抗癫痫药物,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在治疗癫痫的基础上根据精神症状选用药物,注意选择致癫痫作用较弱的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需长期坚持用药,癫痫完全控制后,继续维持治疗3~5年未再发可逐步减药,逐步停药的时间不少于1年。抗癫痫治疗无效需更换另一种抗癫痫药时,原药不能骤然停用,应缓慢减药,以防止发生癫痫持续状态。
9.正确答案 :E
解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这种人无论是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倾向性以及自我价值观念等方面均与正常人不同,他们往往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骨肉亲情,缺乏焦虑和罪恶感,常有冲动性行为,且不吸取教训,行为放荡,无法无天。反社会性人格和违法犯罪具有较密切的关系。罪行特别严重、作案手段残酷、犯罪情节恶劣的犯人中有相当比例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0.正确答案 :A
解析: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不同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特性不同而不同,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它是依赖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滥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滥用者不一定有明显的耐受性增加或戒断症状。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