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柴胡疏肝散可用于下列除……以外的病证
A. 肝气郁结胁痛
B. 胆道阻滞型黄疸
C. 肝气犯胃型胃痛
D. 气滞血瘀型腹痛
E. 气滞湿阻型鼓胀
[多选题]湿温湿重于热的证型有( )
A. 邪遏卫气
B. 湿困中焦
C. 湿阻膜原
D. 泌别失职
E. 伤络便血
正确答案 :ABCD
[单选题]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的脏是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历代医籍中哪些病属于鼓胀的范畴
A. 水鼓
B. 水蛊
C. 蛊胀
D. 鼓胀
E. 单腹胀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篇载: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水肿病》在病因上提出了“水毒”可引起鼓胀病,并用“水蛊”名之,说明当时已认识到此病由水中之虫所致。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说:“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明·戴思恭称本病为“蛊胀”、“膨脖”、“蜘蛛蛊”。明·张景岳将鼓胀又称为“单腹胀”,《景岳全书·气分诸胀论治》篇说:“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像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为单腹胀”。他认为鼓胀的形成与情志、劳欲、饮食等有关,指出“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鼓”,并提出“治胀当辨虚实”。故正确答案为ABCDE。
[单选题]不属于问诊的内容是
A. 现病史
B. 既往史
C. 个人生活史
D. 家族史
E. 个人工作史
正确答案 :E
[多选题]泄泻与痢疾的共同点是
A. 多发于夏秋季节
B. 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发病
C. 病变在胃肠
D. 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
E. 白多赤少
正确答案 :ABC
[单选题]从气虚血瘀立论,治疗中风偏瘫的医家是
A. 张景岳
B. 李中梓
C. 叶天士
D. 张璐
E. 王清任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气机郁滞型腹痛的代表方剂是
A. 枳实导滞丸
B. 沉香散
C. 四逆散
D. 柴胡疏肝散
E. 逍遥散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小青龙汤中应用五味子的作用是
A. 敛肺止咳
B. 滋阴敛液
C. 收敛止泻
D. 敛阴止汗
E. 敛心安神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治疗亡阳证,汗出清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应选用的药组是
A. 附子、肉桂
B. 附子、干姜
C. 附子、人参
D. 附子、细辛
E. 附子、高良姜
正确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