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A. 药物经胃肠道进入门脉的分量
B. 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分量和速度
C. 药物吸收后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
D. 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
E. 药物吸收后达到作用点的分量
2. [单选题]就病例对照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属于实验性研究
B. 能直接计算得到相对危险度
C. 不适用于对罕见病的研究
D. 设立比较组
E. 研究方向由因及果
3. [单选题]有关继发性结核发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继发性结核可以是内源性复发,也可以是外源性重染
B. 外源性重染是指由于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感染而发病
C. 继发性结核病痰涂片均为阳性
D. 内源性复发是指原发结核感染后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
E. 继发性结核病有传染性
4. [单选题]对研究所需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时产生的偏倚为
A. 混杂偏倚
B. 测量偏倚
C. 入院率偏倚
D. 选择偏倚
E. 调查者偏倚
5. [单选题]从生理学角度出发,体温是
A. 机体深部平均温度
B. 直肠温度
C. 机体表层平均温度
D. 舌下温度
E. 腋窝温度
1.正确答案 :B
2.正确答案 :D
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3.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继发性结核发生的理解。
人体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可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免疫,使其停止繁殖,原发病灶炎症迅速吸收或留下少量钙化灶,肿大的肺门淋巴结逐渐缩小、纤维化或钙化,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结核分枝杆菌大部分被消灭,但仍然可有少量结核分枝杆菌没有被消灭,长期处于休眠期,成为潜在病灶,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重新生长繁殖发生结核病,这即为继发性结核可以内源性复发的基础,但也可以外源性重染。同时由于继发性结核病容易出现空洞和排菌,有传染性,故A、B、C、E答案均可排除。由于继发性肺结核的起病时间快慢不一,急性起病者,痰涂片检查阳性,但慢性起病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痰涂片检查可阴性,因此D为标准答案。
4.正确答案 :B
解析:测量偏倚是指对受试者进行某项指标测量时,由于测量技术或测量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避免测量偏倚应在测量前培训测量员,统一方法,共同校正仪器。
5.正确答案 :A
解析:生理学在研究人体的体温时把人体分为核心与表层两个部分。机体核心部分的温度称为核心温度;机体表层部分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临床上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由于机体深部温度特别是血液温度不易测量,所以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选E 。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