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诊断敏感性高的实验室检查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河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检验科)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频道。[多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诊断敏感性高的实验室检查有
A. 核酸检测
B. 血常规
C. 特异性抗原检测
D. RIA法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
E. 抗体检测
[多选题]常见的误诊、漏诊的原因包括下面哪几种
A. 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
B. 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C. 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
D. 观察不细致或检验结果误差
E. 先人为主、主观臆断
正确答案 :ABDE
[多选题]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
A. 病理生理诊断
B. 疾病的分型与分期
C. 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诊断
D. 病理解剖诊断
E. 病因诊断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内毒素不可引起
A. 细胞毒作用
B. 食物中毒
C. 内毒素血症
D. 多克隆B细胞激活
E. 发热反应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
A. 糖化血红蛋白增高
B. 尿糖阳性
C. 血糖升高
D. 血脂升高
E. 血酮阳性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正常人体肠道内厌氧菌数量是大肠埃希菌的
A. 1000~9999倍(10000倍)
B. 100000倍
C. 10~99倍(100倍)
D. 100~999倍(1000倍)
E. 1~9倍(10倍)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何种方法可用于获得纯蛋白质
A. 离子交换层析
B. 亲和层析
C. 免疫固定电泳
D. 透析
E. 琼脂糖凝胶电泳
正确答案 :B
解析:亲和层析是利用待分离物质和它的特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亲和层析可用于纯化生物大分子,稀释液的浓缩、不稳定蛋白质的贮藏、分离核酸等。
[单选题]急淋白血病的特点正确的是
A. 非特异性酶酶染色阴性
B. 无Auer小体
C. 苏丹黑染色阴性
D. 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将社会的医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医德品质的活动是
A. 医德决策
B. 医德活动
C. 医德修养
D. 医德评价
E. 医德教育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AST测定的基质是
A. 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
B. 谷胱甘肽和丙氨酸
C. 草酰乙酸和谷氨酸
D. 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E. 丙酮酸和谷氨酸
正确答案 :D
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GoodPasture综合征,不正确的是染色体检查时常用的有丝分裂原是下列有关CRP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人体厌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血浆阴离子间隙降低见于人们对医疗行为进行道德价值判断是通
医德评价的作用大肠埃希菌可以合成的维生素是监控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宜做现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常用模式是男性,31岁。发热10d,在外院用氯霉素、青霉素治疗,热度不退转入我院。体检:体温40℃,表情淡漠,心率98次/
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将社会的医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医德品质的活动是受理医师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的期限是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
下列首选试验是医患交往是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生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女性,12岁,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1.2%;总胆红素34μmol/L,HBsAg(+);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目前,我国禁止的生殖技术是关于食管癌,下列哪些是正确的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使内脏和肾血流量增加的是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艾滋病检测的对象不包括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
医德修养的方法是病人权利受到关注的社会背景是女性,27岁,因产后少尿、水肿入院,既往有红斑狼疮病史。患者经激素冲击治疗后出现咳嗽、咯鲜血,其咯血原因应首先考虑缺铁性贫血的检验结果有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常见
提示受检标本的哪一项异常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的疾病不包括用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多个群,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大多属于医德评价的作用标记蛋白质氨基的活化生物素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病人的依从性,等于真空采血的优点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发生于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的疾病不包括形成尿液结石的因素包括人体实验的
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中维护受试者利益指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体现医师克己美德的做法是《执业医师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师的一些医疗行为可以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
辅助检查时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关于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最常见病理变化是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国务院报告的时限是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有关单位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