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病例对照研究
B. 队列研究
C. 现况调查
D.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2.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 )。
A. 均是分析性研究
B. 均是前瞻性研究
C. 均是回顾性研究
D. 均是实验性研究
3. [单选题]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69对。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吸烟暴露史者41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1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者。这项研究的OR值为( )。
A. 10.67
B. 9.67
C. 7.0
D. 1.24
4. [单选题]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 肺结核和百日咳
B. 麻疹和丝虫病
C. 鼠疫和霍乱
D. 霍乱和麻风病
5. [单选题]喉结是哪一软骨的结构( )。
A. 甲状软骨
B. 环状软骨
C. 会厌软骨
D. 杓状软骨
6.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
B. 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
C. 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
D.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该病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
7. [单选题]下列哪个因素会使患病率降低?( )
A. 发病率升高
B. 病程延长
C. 患者迁入
D. 治愈率提高
8. [单选题]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
A. 方差分析
B. Z检验
C. t检验
D. H检验
9. [单选题]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个器官的衰老密切相关( )。
A. 子宫
B. 卵巢
C. 乳腺
D. 下丘脑
10. [多选题]公共部门的绩效指标一般包括( )。
A. 经济
B. 效率
C. 效果
D. 公平
1.正确答案 :D
解析: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2.正确答案 :A
解析:分析流行病学主要是检验或验证科研的假设,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均属于分析流行病学。
3.正确答案 :C
解析:该研究属于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OR=c/b,该题中,a=41,b=3,c=21,d=4,所以OR值为7.0。
4.正确答案 :A
解析:传染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①甲类鼠疫、霍乱;②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③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5.正确答案 :A
解析:喉的软骨主要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以及成对的杓状软骨。此外,还有2对小块软骨。甲状软骨为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由左右两块四角形软骨板构成。两板的前缘以直角连接成前角,前角的上缘形成一"V"字形的切迹,为甲状上切迹,是颈部的重要体表定位标志,切迹的下方向前凸出称喉结,在成年男子特别显著。
6.正确答案 :D
解析: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是指特定时期内总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而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分母中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具有免疫力者和患者不应计入分母。
7.正确答案 :D
解析: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①病程缩短;②病死率高;③发病率下降;④健康者迁入;⑤病例迁出;⑥治愈率提高。
8.正确答案 :D
解析:方差分析、Z检验、t检验均属于参数检验方法,H检验即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它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
9.正确答案 :B
解析: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与卵巢的衰老密切相关。卵巢的衰老主要表现在卵泡减少和卵巢形态变化及卵巢功能衰退。伴随着卵巢的衰老,更年期妇女会出现生殖、泌尿、心血管等多个相关系统与器官的变化。
10.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效率、效果、公平、责任。这五种指标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体系。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