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剂型因素是
A. 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B. 分子大小及脂溶性
C. pH与pKa
D. TDDS中药物的浓度
E. 皮肤的水合作用
2. [单选题]用药后,需要定期检查或细心观察的不良反应的是
A. 血糖变化
B. 胃肠反应
C. 血压升高
D. 皮肤反应
E. 红细胞与白细胞数量的改变
3. [单选题]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
A. 药物剂量大小
B. 药物脂溶性大小
C. 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
D.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
E. 药物pKa大小
4.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医院药事管理内容的是
A. 业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
B. 业务技术管理、信息管理
C. 信息管理、法规制度管理
D. 经济管理、信息管理
E.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
5. [单选题]处方的开具者是
A. 执业医师
B. 药师
C. 护师
D. 技师
E. 病人
6. [单选题]耐酸又耐酶的青霉素类药物是
A. 氨苄西林
B. 青霉素V
C. 苯唑西林
D. 羧苄西林
E. 呋布西林
7. [单选题]中国药典从哪一版开始分为两部
A. 1953年版
B. 1963年版
C. 1977年版
D. 1985年版
E. 1990年版
8.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慢
B. 阈电位水平高
C. 动作电位2期较长
D. 动作电位复极4期较长
E. 钠钾泵功能活动能力弱
9. [单选题]有权限制或禁止对国内供应不足的药品进行出口的部门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 国务院
D.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 国务院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
10. [单选题]在下列调节方式中,排尿反射属于
A. 负反馈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体液调节
D. 自身调节
E. 开环调节
1.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E。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剂型因素。其中生理因素包括皮肤的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厚度、皮肤条件、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剂型因素包括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分子大小及脂溶性、pH与pKa、TDDS中药物的浓度、熔点与热力学活度。
2.正确答案 :E
3.正确答案 :C
解析: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应,即药物接触或进入机体后,促进体表与内部环境的生理生化功能改变,或抑制入侵的病原体,协助机体提高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称为药物的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
4.正确答案 :E
解析:医院药事管理包括了医院药事的组织管理、法规制度管理、业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
5.正确答案 :A
解析:处方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6.正确答案 :C
解析:苯唑西林Oxacillin,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苯唑西林为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其抗菌作用方式与青霉素相仿。对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各种链球菌及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抗菌活性则逊于青霉素G。苯唑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7.正确答案 :B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出版了10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版。1963年版:首次分为两部,2005年版:首次分为一部、二部、三部。2015年版:首次分为一部、二部、三部、四部(通则)。本题选B。
8.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C。本题要点是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1、2、3和4期五个过程。①去极化过程又称动作电位的O期,在适宜刺激下,心室肌细胞发生兴奋,膜内静息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该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相似;②复极化过程包括动作电位的1、2和3期。复极化过程比较缓慢,历时200~300ms。1期又称快速复极初期,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2期又称平台期,复极化的过程非常缓慢,动作电位比较平坦。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又称快速复极期,膜内电位快速下降到-90mV,完成整个复极过程;③静息期又称复极4期。
9.正确答案 :C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排尿反射进行时,冲动经盆神经引起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尿液进入后尿道。进入尿道的尿液刺激尿道感受器,经阴部神经再次传到脊髓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其活动,所以排尿反射属于正反馈。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