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副高医学职称历年考试真题试卷(H7),更多口腔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有关典型的成釉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组织发生自牙源性上皮
B. 下颌前部好发
C. 双侧多见
D. 可形成釉质
E. 生长快,早期出现症状
2. [单选题]复发性口疮黏膜损害的临床特征是
A. 散在的圆形或椭圆形痛性溃疡
B. 散在的多形性溃疡
C. 分散簇集的多数针头大小,透明小疱疹
D. 呈白色小丘疹连成的线条或网状损害
E. 增生性菜花状溃疡
3. [单选题]颌下三角内的有关重要结构在舌骨舌肌浅面自下而上的依次排序是
A. 舌下神经、颌下腺导管、舌神经
B. 舌神经、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
C. 舌下神经、舌神经、颌下腺导管
D. 舌神经、舌下神经
E. 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神经
4. [单选题]腭正中矢状缝开始融合的时间是
A. 1~2岁
B. 2~3岁
C. 3~4岁
D. 4~5岁
E. 5~6岁
5. [单选题]某患者咀嚼过程中,当一个牙受垂直的咀嚼压力时,下面纤维中哪一组处于最大紧张状态
A. 游离龈纤维
B. 牙槽嵴纤维
C. 越隔纤维
D. 牙槽横纤维
E. 牙槽斜纤维
6. [单选题]肝中含量最少的酶是
A.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 乳酸脱氢酶
C. 肌酸激酶
D.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E. γ-谷氨酰转移酶
7. [单选题]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特点的是
A. 粒/红比例减低
B. 淋巴细胞相对性减低
C. 可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D. 巨核细胞减少,治疗有效时恢复最快
E. 穿刺部位为代偿性造血灶,则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增高
8. [单选题]下列哪项符合牙髓切断术适应证( )
A. 根尖孔尚未发育完全,因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的年轻恒牙
B. 根尖已发育完全,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穿髓孔直径不超过0.5mm的恒牙
C. 龋源性、外伤性或机械性露髓,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
D. 龋源性露髓的乳牙
E. 根尖已发育完全,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穿髓孔直径不超过1.0mm的恒牙
9. [单选题]软腭的形成约在
A. 胚胎第5周
B. 胚胎第6周
C. 胚胎第8周
D. 胚胎第12周
E. 胚胎第4个月
10. [多选题]颅底的软骨结合有
A. 蝶筛软骨结合
B. 蝶颞结合
C. 蝶骨间软骨结合
D. 蝶枕软骨结合
E. 筛颞软骨结合
西医学将痛经分为( )在乳磨牙中,患龋率最高的牙是以下哪种疾病不会引起多尿性尿频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 )先天性腭裂,行腭裂修复术的最佳时间是生后颞下颌关节盘的前伸部不包括
右下后牙自发痛伴搏动性跳痛2天。检查:右下6远中邻面深龋洞,无探痛,冷测及电测无反应。X线片示根尖周透射影。最准确的诊断是( )男,42岁,腰部疼痛2年,不能弯腰,9岁,诊断应首先考虑哪个牙的颊尖偏远中"头为诸阳之
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包括( )下列关于垫舌簧矫治器的叙述,正确的是上半口义齿基托后部的封闭区是不是肾性蛋白尿的有口角区的疖肿最易引起哪组淋巴结的肿痛 ( )司外揣内#
注重整体研究#
援物比类#
"有诸内,
35岁,今晨起床后,突然觉得上唇瘙痒、灼热痛、随之发生肿胀。午后,肿胀逐渐消退。查体:唇部未见肿胀,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牙齿发育巨大最常见于下面对牙冠邻面的解释,错误的是患者男性,穿刺抽出黏稠液,B超显示囊性肿物
这些上皮不来源于下述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中哪一点是错误的含有味蕾的部位有胃痛的病理特点是( )前牙3/4冠邻面预备时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全口义齿是否按正常颌位排牙的主要依据是未病先防#
治标治本
正治反治
扶
24岁,小腿肌肉逐渐肿大、疼痛,活动受限,临床怀疑血友病,应选用下列何组检测患者男,26岁,能自己指出痛牙,自诉咬合时觉牙齿变长,咬紧牙齿的时候反而疼痛减轻,临床诊断可能是去蜡时
中医学辨证中,增长不明显。近3天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肿物突然增大,伴疼痛。检查见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有波动感,无搏动,体位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一牙周病患者,全口牙拔除两周后即做全口义齿修复,半年后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学术争鸣的时期是( )下列颌面部骨不成对排列的是 ( )天疱疮的分型中不包括下列哪一型面部感觉障碍提示有损害的神经是患者闭眼用单手触摸熟悉的物体,如钢笔、钥匙、硬币等,并说出物体
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有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主要指征是FR-Ⅲ型适用于下列哪类错可粗略判断心电轴左偏的表现是嵌体洞型与充填体洞型的区别,正确的是急性牙髓炎与急性根尖周
患者,30岁,指缝、乳晕等处也有色素沉着,病因最可能是下颌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为 ( )影响TDM的用药因素是青少年牙周炎的临床特点是患者,诊断最可能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