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苏子降气汤中配伍肉桂的主要用意是( )
A. 温阳散寒
B. 温通经脉
C. 鼓舞气血
D. 温肾纳气
E. 散寒止痛
[单选题]患者,女,46岁。月经紊乱近1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时有烘热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 右归丸
B. 杞菊地黄丸
C. 右归丸合二至丸
D. 丹栀逍遥丸
E. 二仙汤合二至丸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里证的临床表现
A. 恶寒发热
B. 口渴饮冷
C. 胃痛喜按
D. 舌质红苔黄
E. 脉洪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恶寒发热是表证的表现。恶寒发热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外邪袭表,影响卫阳"温分肉"的功能所致。肌表失煦则恶寒;正气奋起抗邪,则阳气趋向于表,又因寒邪外束,玄府闭塞,阳气不得宣发,则郁而发热。有一分寒热,便有一分表证。
[单选题]高钾血症见于
A. 胃肠引流
B. 频繁呕吐
C. 代谢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醛固酮增多症
正确答案 :C
解析:高钾血症见于: (1)排出减少: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少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2)摄入过多:如高钾饮食、静脉输注大量钾盐、输入大量库存血液。 (3)细胞内钾外移增多:如严重溶血、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组织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等。
[单选题]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者主
A. 内热
B. 表证
C. 寒湿
D. 虚证
E. 动风
正确答案 :B
解析:外感表证可使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里热证,热入血络则使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疼痛及惊风则色青。
[单选题]生用活血通经,炒炭凉血止血的药是
A. 侧柏叶
B. 茜草
C. 苏木
D. 刘寄奴
E. 艾叶
正确答案 :B
解析:茜草炒用凉血止血,生用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故答案是B。
[单选题]女性,35岁,手术后2个月出现腹胀,乏力,ALT200U/L,手术时输血800ml,化验甲肝抗体(-),HBsAg(一),抗HBc(+),抗HBs(+),抗HCV(+),诊断应考虑
A. 术后引起中毒性肝炎
B. 甲型肝炎
C. 乙型肝炎
D. 输血后肝炎
E. 急性丙型肝炎,输血所致
正确答案 :E
解析:该中年女性病人2个月前手术时输过血,2个月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转氨酶升高,同时丙肝抗体阳性,一般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50日(15~150日),输血引起的肝炎主要是丙型肝炎,所以答案是E。病人虽然抗HBc(+)和抗HBs(+),只是说明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甲肝抗体(-),故也不是甲型肝炎。
[单选题]不属于新斯的明的不良反应的是( )
A. 严重便秘
B. 心动过缓
C. 肌肉震颤
D. 可引起"胆碱能危象"
E. 肌无力加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新斯的明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上腹部不适、腹痛、腹泻。2、胆碱能危象:由于过量所致,可见恶心、呕吐、出汗、肌肉震颤、心动过缓等(其M样作用可用阿托品对抗)。
[单选题]治疗热证、实证、瘀血证时宜选用的拔罐法是
A. 留罐法
B. 闪罐法
C. 走罐法
D. 刺血拔罐法
E. 留针拔罐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热证、实证、瘀血证、痤疮等皮肤疾患。
[单选题]患者,男,46岁,近3个月来口渴多饮,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属( )
A. 阳明经证
B. 胃火炽盛
C. 温病营分证
D. 消渴病
E. 里热炽盛
正确答案 :D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可诊断为消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