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心电学技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易错易混考试试题(P4),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多选题]可判断双嘧达莫试验阳性的是
A. 出现典型心绞痛,经注射氨茶碱可缓解者
B. 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注射氨茶碱后30分钟内恢复原状态者
C. 出现ST段抬高≥0.2mV
D. ST段在原有下移的基础上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PR间期恒定
B. 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C. 房室传导比例可为3:2,4:3
D. 房室传导比例可为2:1
E. 预后较好
3. [多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A.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B.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C. 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4. [单选题]左室射血分数(EF)的正常范围为
A. ≥30%
B. ≥45%
C. ≥50%
D. ≥60%
E. ≥70%
5. [单选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发生心肌梗死时
A. ST段正常
B. 有T波变化
C. 有ST段下移或T波变化,亦可ST-T正常
D. 有ST段下移
E. T波正常
6. [单选题]运动负荷试验普遍采用Mason-Likar改良后的12导联系统,该改良导联系统可引起
A. 电轴偏左
B. 下壁导联电压增高和Q波丢失
C. aVL导联Q波丢失
D. aVR导联Q波丢失
E. 以上都不对
7. [单选题]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测定房室结前传2:1阻滞点,正常值是
A. ≥130次/分
B. ≥140次/分
C. ≥150次/分
D. ≥160次/分
E. ≥170次/分
8. [单选题]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室率多为140~200次/分
B. 可见室性融合波
C. 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D.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
E.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
9. [单选题]关于额面QRS心电轴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心电轴位于+90°~+120°,为电轴轻、中度右偏
B. 心电轴超过-30°,为电轴左偏
C. 正常人的心电轴范围应为+30°~+90°
D. 心电轴超过+120°,为电轴显著右偏
E. 心电轴位于90°~-180°,为不确定电轴
10. [单选题]关于等长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步行、跑步、游泳都是典型的等长运动
B. 做功时,肌肉张力明显增加而肌肉长度基本不变
C. 等长运动时骨骼肌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D. 对心血管患者有利
E. 是受试者首选的运动形式
11. [单选题]关于交界性逸搏的表述,正确的是
A. QRS波群宽大畸形
B. 发生机制为触发活动
C. 常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心率情况下出现
D. QRS波群前后一定有逆行P′波
E. 主要见于双结病变
12. [单选题]关于HRV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HRV是判断自主神经活性的定量指标
B. HRV降低可作为预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的指标
C. HRV时域分析以24小时为宜
D.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判断,可以取任意时间段分析
E. 只有相同时程、相同类型的HRV指标可以进行比较
13. [单选题]计算收缩期左室射血分数的公式为
A. EF=CO/ESV×100%
B. EF=CO/EDV×100%
C. EF=SV/EDV×100%
D. EF=SV/ESV×100%
E. EF=CI/EDV×100%
14.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检查,要求患者记录日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了解患者不适症状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B. 了解患者日常活动情况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C. 了解心律失常昼夜变化规律与患者生活习性的关系
D. 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
E. 了解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与患者活动状态的关系
15. [单选题]患者女性,46岁,胸闷、胸痛2月余,无明显诱因。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约1~4次/分,未见ST-T异常改变。运动试验结果应判断为
A. 阴性
B. 阳性
C. 不能评价
D. 可疑阳性
E. 假阴性
16.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错误的是
A. P波规律出现
B. QRS波群规律出现
C. PR间期不固定
D. 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E. 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17. [单选题]关于起搏阈值的阐述,正确的是
A. 心肌纤维化不影响起搏阈值
B. 负极比正极的起搏阈值高
C. 心房起搏阈值一般应≤1.5V
D. 心室起搏阈值一般应≤5.0V
E. 高钾血症可使起搏阈值降低
18. [单选题]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A. 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
B. 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
C. 复极早期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
D. 复极早期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电位差明显增大
E. 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19. [单选题]临床上三腔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常见的组合方式是
A. 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起搏
B. 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起搏
C.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起搏
D.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起搏
E. 以上均不是
20. [单选题]关于冠状动脉储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指冠状动脉血流生理性增加的能力
B. 冠状动脉储备能力很大
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储备功能下降
D. 冠状动脉储备对保证心肌供氧具有重要意义
E. 以上都是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适应于关于高钾血症所致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关于delta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禁用SSI起搏器房颤听诊的特征有房室与室内传导阻滞#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但除外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是长QT间期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不包括关于心房颤动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有关冠状动脉痉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窦性心动过缓很少见于下列哪种临床情况关于目前SCP-ECG(心电信息的标准
不正确的是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不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频率常为150~250次/分
P′R间期正常或延长
心房率过快时可出现Q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最易误诊为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指标是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改变不包括以下对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窦性停搏
窦性心律不齐#
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大约占心排出量的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以下为可能引起基线漂移的原因,但应除外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描述,错误的是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
不正确的是3通道动态心电图CM5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关于预激综合征说法正确的是AAI起搏器的第2个字母A代表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当采用走纸速度为50mm/s时,不正确的是按Lown标准,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错误的是交感神经兴奋可产生以下效应,邻近的冠状动脉与狭窄的冠状动脉之间才有侧支循环形成,其狭窄程度应大于运动试验的最大负荷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有对应的关系,能忍受2~4代谢当量的运动量相当
最易引起心房颤动的疾病是关于二尖瓣型心影的描述,但应除外关于左心房解剖结构的表述,构成心底的大部
前方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
后方与食管相毗邻
左心耳内有梳状肌,肌小梁交织成网
心房后壁有肺静脉开口,心影呈梨形:
下列哪种情况最易并发脑血管栓塞以下不属于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的是心电图机的最大灵敏度至少应达到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时,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脑血管意外(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可表现为P-R间期延长>0
56岁。以往体健。近3周来觉心悸来门诊检查。体检:心界不大,心率180次/min,心尖部第一心音时强时弱。最可能的诊断是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可诊断为心房扑动伴房室传导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