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妊娠晚期,猝然昏不知人,四肢抽搐,气粗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属何原因所致的子痫( )
A. 肝风内动
B. 痰火上扰
C. 阴虚肝热
D. 郁火内炽
E. 阳升风动
2. [单选题]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A. 脾阳亏虚,饮食内停
B. 脾气下陷,阴血不足
C. 湿邪内盛,脾胃不和
D. 脾运失职,清阳不升
E. 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3. [单选题]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
B. 手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C. 手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D. 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E. 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4. [单选题]最易导致肾气不固的情志因素是
A. 喜
B. 怒
C. 忧
D. 恐
E. 悲
5.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所言的肺通调水道理论,对治疗水肿病的方法有重要启迪的是
A. 温阳利水
B. 攻逐水饮
C. 渗淡利水
D. 提壶揭盖
E. 以上均是
6. [单选题]心血不足证的产后情志异常的代表方剂( )
A. 天王补心丹
B. 黄芪桂枝五物汤
C. 甘麦大枣汤
D. 补中益气汤
E. 以上都不是
7. [单选题]下列哪项没有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作用:
A. 圆韧带
B. 阔韧带
C. 主韧带
D. 宫骶韧带
E. 骶结节韧带
8. [多选题]临床上子嗽的常见证型有哪些
A. 外感风寒
B. 阴虚肺燥
C. 脾虚痰饮
D. 肺肾两虚
E. 饮食不节
9.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A.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B. 寒温并用,健脾止利
C. 清上温下,安蛔止呕
D. 寒温并用,和胃消痞
E. 寒温并用,健脾除湿
10. [单选题]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
A. 竹叶石膏汤
B. 栀子豉汤
C. 白虎汤
D. 桂枝汤
E. 白虎加人参汤
11. [单选题]经期吐衄,量少,色黯红,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潮热咳嗽,咽干口渴,舌红无苔,脉细数方选( )。
A. 顺经汤
B. 丹栀逍遥散
C. 清肝引经汤
D. 保阴煎
E. 以上都不是
12. [单选题]肝郁气滞型缺乳,宜选用的最佳方剂为
A. 逍遥散
B. 下乳涌泉散
C. 通乳丹
D. 一贯煎
E. 以上都不是
13. [单选题]女患者,小腹隐痛,喜按,头晕眼花,心悸少寐,大便燥结,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无力。治法应是:
A. 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B. 补血养营,和中止痛
C.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D. 温肾助阳,暖宫止痛
E.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14. [单选题]嗳气、呃逆、呕吐的病机是
A. 肺气上逆
B. 肝气上逆
C. 胃气上逆
D. 肝郁气滞
E. 脾失健运
15. [多选题]可导致产后血晕的证候有
A. 血虚气脱
B. 瘀阻气闭
C. 感染邪毒
D. 外感风寒
E. 肝经郁热
16. [单选题]患者,女,28岁。患“慢性肝炎”史3年,近日突发目睛黄染,小便色黄伴发热(T37.8℃),伴口苦、恶心、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用药首选
A. 地肤子
B. 石韦
C. 泽泻
D. 茵陈
E. 车前子
17. [单选题]长于治疗游走性的肢节、肩背酸痛,腰以上风湿痹证的药物是
A. 独活
B. 羌活
C. 蔓荆子
D. 防风
E. 苍耳子
18. [单选题]湿温,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其病机为
A. 余热未尽,肺胃阴伤
B. 余邪深伏于阴分
C. 热久不去,肝肾阴伤
D. 余湿未尽,胃气未舒
E. 湿胜阳微
19. [单选题]战国时期,为妇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部巨著是
A. 《伤寒论》
B. 《黄帝内经》
C. 《史记》
D. 《周易》
E. 《金匮要略》
20. [单选题]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除哪项外,均是主要的?( )
A. 体质素虚,正气不足,气随血脱
B. 瘀阻胞脉,血不归经
C. 胞脉受阻,冲任不固
D. 产后活动过早
E.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