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胸痹的病位在心,但多与( )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A. 肝、肺、脾
B. 肺、脾、肾
C. 胃、肺、肾
D. 肝、脾、肾
2. [单选题]《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虚里是( )。
A. 脾之大络
B. 心之大络
C. 肺之大络
D. 胃之大络
3. [单选题]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交接于( )。
A. 足小趾端交接
B. 目锐眦交接
C. 手次指端交接
D. 无名指端交接
4.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痢疾的主症?( )
A. 腹痛腹泻
B. 里急后重
C. 便下赤白脓血
D. 泻下粪便如米泔水
5.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 )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A. 经络
B. 六腑
C. 奇恒之腑
D. 五脏
6. [单选题]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喘咳的方剂是( )。
A. 定喘汤
B. 小青龙汤
C. 止嗽散
D. 苓桂术甘汤
7. [单选题]正气的基本概念是( )。
A.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气
B. 防御外邪侵袭之卫气
C. 根于下焦之元气
D. 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8. [单选题]决定体质的主要因素是( )。
A. 脏腑经络
B. 精神状态
C. 奇恒之腑
D. 精气津液
9. [单选题]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
A. 脾
B. 胃
C. 肝
D. 肠
10. [单选题]( )是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
A. 寒邪
B. 风邪
C. 暑邪
D. 湿邪
1.正确答案 :D
解析: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肝病则疏泄失职,肝气郁结,气血凝滞;脾虚则失其健运,聚生痰湿,气血乏源:肾虚则藏精失常,肾阴亏损,肾阳虚衰。三者共同作用导致心脉痹阻。
2.正确答案 :D
解析:《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3.正确答案 :D
解析:足太阳和足少阴在足小趾端交接;手少阳和足少阳在目锐眦交接;手太阴和手阳明在手次指端交接:手厥阴和手少阳在无名指端交接。
4.正确答案 :D
解析:痢疾的主症为下痢脓血黏液、腹痛、便下赤白血脓、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
5.正确答案 :D
解析:整体性是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首先,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许多执行不同机能的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由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了人这个整体。此外,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而人的精神和形体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精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是形体的产物,但对形体也可发生反向作用。
6.正确答案 :B
解析: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7.正确答案 :D
解析: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防御能力具体表现在抵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修复调节能力及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等方面。
8.正确答案 :D
解析:决定体质的因素有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但主要因素是精气津液。
9.正确答案 :A
解析: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外感湿邪,困阻脾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从而横逆犯胃;素体脾胃虚弱;年老、久病、房劳使肾阳虚衰,不温脾阳;以上都是在损伤脾胃的基础上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10.正确答案 :B
解析:长者,使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日:“风者,百病之长也。”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