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患儿。7岁。上颌乳中切牙脱落2个月。恒中切牙一直未萌出。患儿发育正常,颌面部对称。此处牙床饱满,牙龈颜色正常,X线片见有恒牙胚。临床处理宜选择
A. 观察
B. 修复治疗
C. 局部用药
D. 增加营养
E. 切开导萌
2. [单选题]用有刻度的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的注意点如下,不正确的是
A. 支点应稳
B. 探测力量应掌握恰当
C. 按顺序探测
D. 探测位置和角度要恰当
E. 探测角度要垂直
3. [单选题]深龋患牙的临床表现是
A. 牙髓电活力测验迟钝
B. 食物嵌入洞内痛
C. 食酸甜食物不痛
D. 温度测验一过性敏感
E. 偶在夜间隐痛
4. [单选题]恒牙列最常缺失的是
A. 下颌第一前磨牙
B. 下颌侧切牙
C. 上颌第一磨牙
D. 上颌中切牙
E. 上颌侧切牙
5. [单选题]属于牙本质增龄变化的结构是
A. 原发性牙本质
B. 修复性牙本质
C. 继发性牙本质
D. 球间牙本质
E. 硬化牙本质
1.正确答案 :A
解析:乳牙早失后,牙齿间隙缩窄最快发生在乳牙缺失后的6个月内,余无异常的话,6个月内可以先行观察,该患者上颌乳中切牙脱落2个月,所以C正确。考点:乳牙早失的治疗
2.正确答案 :E
解析:试题难度:中;用有刻度的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时应注意:支点要稳、探测力量恰当、探测位置和角度恰当、按顺序探测。备选答案中只有C是错误的。部分考生因对此知识掌握不牢而答错。
3.正确答案 :B
解析:试题难度:易;本题考的知识点是深龋的临床表现。要仔细分析每一条答案,排除干扰答案,确定唯一的正确答案。B选项是正确答案,其他均为干扰答案。A选项肯定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因为中龋时,患者已有食酸甜食物痛的主诉,深龋时患者不仅食酸甜食物痛,而且有冷热食痛的主诉;C选项意味着患牙有自发痛,已非深龋的临床表现,而是牙髓炎的临床表现;D、E选项均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因为,临床诊断为深龋,则意味着患牙牙髓尚未累及,因此牙髓的温度测验和电活力测验结果均应为正常的反应。
4.正确答案 :E
5.正确答案 :C
解析:试题难度:中;此题为牙本质增龄变化规律的基本知识题。牙根发育完成,牙和对颌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在本质上是一种牙本质的增龄性改变,其形成的速度较慢。继发性牙本质形成的速率与食物和牙所承受的咬合力有关,一般较原发性者低。报道指出埋伏牙也有继发性牙本质形成。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