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根尖周炎最常见的原因为( )。
A. 牙本质龋
B. 牙髓病
C. 外伤
D. 牙周炎
E. 败血症
2. [单选题]牙髓组织病变修复的特点为( )。
A. 没有上皮组织的覆盖
B. 不能阻止外来刺激的继续进入
C. 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D. 包括以上各项
3. [单选题]颌骨因炎症而引起的囊肿最常见的是( )。
A. 黏液囊肿
B. 舌下囊肿
C. 牙龋囊肿
D. 根尖周囊肿
E. 始基囊肿
4. [单选题]在有感染的肉芽创面上植皮,宜选用( )。
A. 表层皮片
B. 薄中厚皮片
C. 厚中厚皮片
D. 全厚皮片
E. 保存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片
5. [单选题]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死骨刮除术应在急性炎症后( )。
A. 2~4周
B. 4~6周
C. 6~8周
D. 2个月以上
E. 半年以上
6. [单选题]含牙囊肿髓的囊壁附着于牙齿的( )。
A. 根尖部
B. 牙根部
C. 牙颈部
D. 牙冠部
E. 任何部位
7. [单选题]碘酊用于口腔消毒的浓度是( )。
A. 2.5%
B. 2%
C. 1.5%
D. 1%
E. 0.5%
8. [单选题]口腔门诊小手术常用( )。
A. 仅消毒,不铺巾
B. 孔巾铺置
C. 包头法
D. 三角手术巾法
E. 四边形手术巾法
9. [单选题]在致病因素去除后,有可能逆转的牙髓病变为( )。
A. 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B. 牙髓充血
C. 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D.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E. 牙髓变性
10. [单选题]上颌尖牙腭侧组织中有神经交叉或吻合的是( )。
A. 腭中神经和腭后神经
B. 上牙槽前神经和上牙槽中神经
C. 鼻腭神经和腭前神经
D. 腭前神经和腭中神经
1.正确答案 :B
解析:细菌是引起根尖周炎的主要因素,感染通常来源于牙髓炎和牙髓坏死。牙髓炎、牙髓坏死时,细菌及其毒素经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因此,正确答案为B。
2.正确答案 :D
解析:牙髓作为机体的一种特殊组织,其修复方式亦具有其独特性——以牙本质桥形成为特征。其修复的基础是牙髓细胞具有再生分化的潜能。当牙髓细胞受到龋损、理化,或机械等各种因素刺激时,可能造成造牙本质细胞的损伤甚至死亡。如果刺激比较轻微,与刺激接触的造牙本质细胞可以迅速地分泌新的牙本质基质形成反应性牙本质;而较强的刺激则可能造成造牙本质细胞的死亡。若此时牙髓和牙本质交界处的条件适当,在一系列胞外基质和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下,牙髓细胞分化形成新一代的造牙本质细胞,分泌修复性牙本质。
3.正确答案 :D
解析:根尖周囊肿是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属于炎症性囊肿,一般经历牙齿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以及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因此根尖周囊肿常发生于一死髓牙的根尖部。相关牙拔除后,若其根尖炎症未作适当处理而继发囊肿,则称为残余囊肿。
4.正确答案 :A
解析:游离皮片移植适用于大面积的浅层组织,包括皮肤和黏膜的缺损。一般说来,面颈部植皮应多采用全厚或厚中厚皮片;口腔内植皮,一般多采用薄中厚皮片;有感染的肉芽创面或骨面,则只能采用表层皮片移植。全厚皮片因含有毛囊,移植后毛发可以再生,故也可用于眉再造等手术。
5.正确答案 :A
解析: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为急性期应用大量抗生素,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进入慢性期有死骨形成必须用手术去除已经形成的死骨。一般是2~4周。
6.正确答案 :C
解析: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其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是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多来自单个牙胚(囊肿含一个牙),也可来自多个牙胚(囊肿含多个牙)。含牙囊肿的囊壁环绕着未萌出牙或额外牙的牙冠,且附着于牙颈部。
7.正确答案 :D
解析:碘酊口腔消毒的浓度为1%。
8.正确答案 :B
解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必须无菌,所以A错;包头法不属于手术铺巾法,故B错;孔巾铺置法适用于口腔门诊小手术;三角巾和四边形巾适用于手术室手术。
9.正确答案 :B
解析:牙髓充血分为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两种。其中病理性充血是牙髓炎的早期表现,病理因素去处后,牙髓可恢复正常,所以又叫灶性可逆性牙髓炎
10.正确答案 :C
解析:上颌尖牙腭侧组织中有神经交叉或吻合的是鼻腭神经和腭前神经。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