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的细胞是
A. LAK细胞
B. 巨噬细胞
C. 嗜中性粒细胞
D. 细胞毒性T细胞
E. NK细胞
2. [单选题]下列关于尿液试带法检测原理错误的是
A. 尿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B. 胆红素检测采用氧化法
C. 酮体检测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D. 白细胞采用白细胞酯酶法
E. 蛋白质检测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3. [单选题]Rh(-)个体在汉族人群中占
A. 0.01%~0.1%
B. 0.1%~0.2%
C. 0.2%~0.5%
D. 0.5%~0.8%
E. 1%~2%
4. [单选题]以下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的是( )
A. 质粒
B. 细胞核
C. 菌毛
D. 肽聚糖
E. 中间体
5. [单选题]细菌的繁殖形式是
A. 结合
B. 裂殖
C. 孢子
D. 二分裂
E. 复制
6. [单选题]血中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A. 一般无助于区分良性与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B. 可以肯定或排除多发性骨髓瘤
C. 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D. 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E. 以上都不对
7. [单选题]荧光抗体技术可应用于医学检验中的检测是
A. 自身抗体检测
B. 病原体检测
C. 免疫病理检测
D. 细胞表面抗原和受体检测
E. 以上全是
8. [单选题]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时,检查细胞通常应观察的高倍视野数为
A. 1个
B. 3个
C. 5个
D. 10个
E. 20个
9. [单选题]有助于辨别尿液有形成分中透明管型、红细胞和血小板,常用的检查方法为
A. 光学显微镜法
B. 相差显微镜法
C. 偏振光显微镜法
D. 透射电镜法
E. 尿沉渣分析仪
10. [单选题]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
A. POX染色
B. ALP积分测定
C. PAS染色
D. α-NAE染色
E. 铁染色
11. [单选题]下述细菌中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A. 蜡样芽孢杆菌
B. 枯草芽孢杆菌
C. 炭疽芽孢杆菌
D. 阴道加德纳菌
E. 红斑丹毒丝菌
12. [单选题]关于危急值,不正确的是
A. 及时发送分级报告
B. 立即通知临床医生或相关人员
C. 未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时,无需记录此事件及其原因
D. 经与临床讨论建立检测重要指标及其"警告/危急"范围
E. 危急值报告记录包括日期、时间、报告者、报告接受者及检测结果
13. [单选题]下列有关细菌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不相容性
B. 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C. 质粒为环状双股结构
D. 小质粒一般属于非结合性质粒
E. 结合性耐药性质粒又称R质粒
14. [单选题]目前最常用的抗ENA抗体谱的检测方法是
A. 免疫印迹法
B. 双向免疫扩散法
C. 对流免疫电泳
D. 间接免疫荧光
E. ELISA
15. [单选题]能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是( )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1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的是
A. 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使伤口缩小
B. 激活血小板
C. 激活凝血系统
D. 使局部血黏度增高
E. 激活纤溶系统
17. [单选题]不属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项目的是
A. 杆菌
B. 球菌
C. 上皮细胞
D. 红细胞
E. 白细胞
18. [单选题]下列不会影响标记的因素是
A. 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
B. 原料比
C. 温度
D. 湿度
E. 标记率
19. [单选题]凝血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包括
A. 凝固法
B. 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C. 免疫学法
D. 发色底物法
E. 以上都是
20. [单选题]含有浓硫酸的洗液为( )
A. 铬酸洗液
B.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洗液
C. 合成洗涤液
D. 7.5mol/L尿素洗液
E. 盐酸洗液
1.正确答案 :D
解析: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而LA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NK细胞杀伤功能不具特异性。
2.正确答案 :B
解析:胆红素检测采用偶氮反应法。
3.正确答案 :C
解析:Rh系统内有45种不同的抗原,D抗原最为重要。根据红细胞上D抗原的有无,可分类红细胞为Rh阳性或Rh阴性。大约15%的白种人为Rh阴性,0.2%~0.5%汉族人为Rh阴性。
4.正确答案 :C
解析: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芽胞、鞭毛、菌毛。
5.正确答案 :D
解析:细菌主要以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即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细胞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细胞分裂是连续的过程,分裂中的两个子细胞形成的同时,在子细胞的中间又形成横隔,开始细菌的第二次分裂。有些细菌分裂后的子细胞分开,形成单个的菌体,有的则不分开,形成一定的排列方式,如链球菌、链杆菌等。
6.正确答案 :C
解析:血中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测定该成分当然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7.正确答案 :E
解析:荧光抗体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领域,如自身抗体检测、病原体检测、免疫病理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和受体检测。荧光抗体技术的一种特殊应用是流式细胞分析。
8.正确答案 :D
解析:尿液沉渣镜检时,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分布情况,再转到高倍视野观察细胞,通常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
9.正确答案 :B
解析:目前,尿有形成分检查常用的方法除了传统一般光学显微镜检查法和仪器检查法之外,还有特殊显微镜的检查,主要有:1.相差显微镜法:是以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照射标本,产生明暗不同的反差进行识别,有助于辨别透明管型、不典型红细胞、新鲜尿中血小板。2.偏振光显微镜法: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的物体进行鉴别,如可显示盐类结晶的精细结构。3.透射电镜法:利用电子束作为“照明波源”可明显提高分辨率,将尿沉渣标本切成超薄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准确分辨出细菌管型、白色念珠菌管型、血小板管型、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等。故正确答案为B。
10.正确答案 :C
解析:红白血病PAS染色阳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PAS染色阴性。
11.正确答案 :C
解析:炭疽芽孢杆菌主要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也可经一定途径感染人类,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12.正确答案 :C
解析:出现临床危急值须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记录。包括日期、时间、报告者、报告接受者及检测结果
13.正确答案 :B
解析: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形闭合的双股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性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质粒具有可自主复制、传给子代也可丢失及在细菌之间转移等特性,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14.正确答案 :A
解析:ENA抗体谱常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15.正确答案 :C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16.正确答案 :E
解析:血管壁的止血功能的是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使伤口缩小、激活血小板、激活凝血系统、使局部血黏度增高。
17.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阴道清洁度检查。标本加生理盐水一滴,涂片后高倍镜检查,根据所见的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阴道杆菌与杂菌的数量进行判断,并划分清洁度:Ⅰ、Ⅱ度为正常,Ⅲ、Ⅳ度为不清洁。白(脓)细胞数达5~15个/HP则为Ⅱ度。
18.正确答案 :D
解析:影响标记的因素包括:①发光剂的选择。②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抗原作为被标志物时,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免疫学稳定性;抗体作为被标志物时,则要求具有较高的效价,应用提纯的IgG来代替全血清)。③标记方法的选择(应正确选择与发光剂和被标志物结构相适应的耦联方式)。④原料比。在制备发光剂-IgG(抗体)结合物时,IgG:发光剂:交联剂的克分子比(mol:mol:mol)会影响结合物的发光效率。⑤标记率。是指结合物中IgG与发光剂之间的克分子比。由于每一种发光剂对应于被标志物都有特定的最佳标记率,标志物选择不好,会出现不易保存等现象。⑥温度。控制标记时的反应温度极为重要,对于较稳定的小分子被标志物,温度可稍放宽些;而当被标志物是抗原或抗体蛋白质时,由于蛋白质对热的不稳定性,应在保证标记反应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以避免蛋白质在标记过程中活性的丧失。⑦纯化与保存。多数经耦联反应制备的结合物,使用前都需进行纯化,除去未结合的发光剂和交联剂。结合物一般可分装保存在-70℃条件下,最好冷冻干燥保存。
19.正确答案 :E
解析:1.凝血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包括凝固法(也称为生物学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学法(又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2.免疫学法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4.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多采用发色底物法;AT-Ⅲ抗原测定多采用免疫学方法。AT-Ⅲ抗原和AT-Ⅲ活性以同时测定为佳。临床意义:①AT-Ⅲ增高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②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20.正确答案 :A
解析:铬酸洗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重铬酸钾和硫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洗液、合成洗涤液、7.5mol/L尿素洗液、盐酸洗液皆不含有硫酸制剂。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