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氟化物预防龋病的途径主要是
A. 全身作用
B. 局部作用
C. 牙萌出前通过局部作用,萌出后依赖全身作用
D. 牙萌出前通过全身作用,萌出后依赖局部作用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腭前神经出自
A. 腭前孔
B. 腭大孔
C. 腭小孔
D. 蝶腭孔
E. 眶下孔
3. [单选题]骨改建中与骨吸收有关的主要细胞是
A. 成骨细胞
B. 破骨细胞
C. 骨细胞
D. 骨衬里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4. [单选题]治疗牙周病的常用含漱剂是
A. 0.17%~0.2%氯己定溶液
B. 3%双氧水溶液
C. 2%~3%碳酸氢钠溶液
D. 5.25%的次氯酸钠溶液
E. 2%氯胺-T溶液
5. [单选题]对于唇腭裂患儿伴发鼻畸形者,二期鼻畸形最佳的矫正时间为
A. 学龄前
B. 5~7岁
C. 9~10岁
D. 12岁以后
E. 唇腭裂裂隙关闭后尽早
6. [单选题]原始口腔的组成是
A. 额鼻突、上颌突、下颌突
B. 额鼻突、侧鼻突、下颌突
C. 中鼻突、侧鼻突、下颌突
D. 额鼻突、球状突、下颌突
E. 球上突、侧鼻突、下颌突
7. [单选题]用于根管冲洗剂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是
A. 1%
B. 15%
C. 2%
D. 30%
E. 3%
8. [单选题]关于拔除上颌前磨牙的操作,正确的描述是
A. 多为双根
B. 腭侧骨壁较颊侧骨壁薄
C. 脱位方向应向腭侧近中牵引
D. 拔除时以摇动力为主
E. 脱位时可适当使用扭转力
9. [单选题]口腔流行病学的数据整理工作一般分三步
A. 记录、分组、计算
B. 核对、分组、计算
C. 整理、核对、计算
D. 整理、分组、核对
E. 记录、整理、核对
10. [单选题]结合上皮是( )
A. 有角化的鳞状上皮
B. 向根尖方向逐渐变厚
C. 有上皮钉突
D. 在龈沟底部含15~30层细胞
E. 结合上皮细胞长轴与牙面垂直
11. [单选题]下牙列缺失后,下颌骨改变规律为
A. 颌弓前段向下、向前吸收
B. 颌弓后段向上、向外吸收
C. 下颌弓逐渐变小
D. 牙槽嵴变低、变宽
E. 腭穹隆变低、浅
12. [单选题]与牙髓炎疼痛相关,疼痛症状为烧灼样剧痛的牙髓内感觉神经纤维是
A. Aδ纤维
B. A纤维
C. C纤维
D. Cδ纤维
E. B纤维
13. [单选题]边缘性龈炎主要表现为
A. 牙龈增生
B. 龈乳头脓肿
C. 轻度附着丧失
D. 龈红肿触易出血
E. 袋深小于2mm
14. [单选题]有关牙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管周牙本质矿化程度高,胶原纤维极少
B. 管间牙本质较管周牙本质矿化程度高
C. 发育完成的牙较正发育的牙前期牙本质厚
D. 球间牙本质主要见于牙根部牙本质牙骨质界
E. 生长线又叫芮氏线,是与牙本质小管垂直的间歇线
15. [单选题]早期龋损的改变,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硬组织发生脱矿
B. 硬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C. 牙齿透明度下降
D. 呈白垩色
E. 出现龋洞
16. [单选题]牙髓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的变化主要见于
A. 牙髓充血
B. 牙髓坏死
C. 牙髓变性
D. 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E.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7. [单选题]复合树脂的主要成分是
A. 有机树脂基质
B. 无机填料
C. 引发体系
D. 偶联剂
E. 活化剂
18. [单选题]可使舌后坠,引起呼吸困难发生窒息的颌骨骨折是
A. 颏部粉碎性骨折
B. Le Fort Ⅱ型骨折
C. 颏部正中单线骨折
D. 左颏孔区骨折
E. 双侧髁突颈部骨折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扁平苔藓的发病部位
A. 皮肤
B. 生殖器
C. 指甲
D. 眼结膜
E. 口腔黏膜
20. [单选题]菌斑中的IgG主要来源于( )
A. 细菌
B. 龈沟液
C. 唾液
D. 血液
E.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