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阴阳偏盛的治疗以下哪一项最中肯:
A. 调整阴阳
B. 热者寒之
C. 损其有余
D. 阴阳互求
E. 寒者热之
2. [单选题]既能杀虫又能除湿热止痒的药物是
A. 合欢皮
B. 桑白皮
C. 大腹皮
D. 苦楝皮
E. 广陈皮
3. [单选题]既能上行头目,又可下达血海,素为头痛要药的是( )
A. 牛膝
B. 红花
C. 川芎
D. 延胡索
4. [单选题]砒石的功效不包括
A. 敛疮
B. 杀虫
C. 逐水通便
D. 攻毒
E. 截疟
5. [单选题]栀子的归经是
A. 心、胃、肝、胆经
B. 心、肺、胆、膀胱经
C. 心、胃、肺、膀胱经
D. 心、肝、胃、肺经
E. 心、肺、胃、三焦经
6. [单选题]治疗血热夹瘀之崩漏,月经不调,下列何药首选( )
A. 茜草
B. 三七
C. 地榆
D. 小蓟
7. [单选题]以下关于腹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脐以下为小腹,属膀胱、大小肠及胞宫
B. 脐以上的腹部统称大腹,属脾胃及肝胆
C. 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所过之处
D. 脐侧属肾
E. 脐周围称脐腹,属脾和小肠
8. [单选题]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职责不包括
A. 作出客观、科学、全面的分析
B. 将分析评价意见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C. 及时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核实
D. 提出关联性评价意见
E. 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库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及维护工作
9. [单选题]发散风热药共有的功效是
A. 透发麻疹
B. 清肺止咳
C. 清利头目
D. 清热利咽
E. 辛凉解表
10. [单选题]对药品养护时库房温湿度的记录要求是
A. 每天上午两次
B. 每天下午定时各两次
C. 每天下午一次
D. 每天上、下午定时各一次
E. 每天上午一次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D
解析:苦楝皮来源于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或根皮。前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后者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等地。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鲜用或切片生用。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功效应用:杀虫,疗癣。1、杀虫,用于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本品以杀虫为主要功效,疗效可靠,可用于蛔虫、钩虫、蛲虫病,为治蛔虫病首选药。治蛔虫、钩虫病者,可单用煎服或配槟榔;治蛲虫病者,可配百部、乌梅煎浓液灌肠。2、疗癣,用于疥癣湿疹。本品外用清热燥湿,杀虫疗癣止痒。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者,单取本品为末,用醋或猪脂调涂患处,亦可配黄柏、苦参等合用外洗。此外,本品煎汤外洗可治脓疱疮,煎浓汁含漱治虫牙疼痛。故此题应选A。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C
解析:砒石的功效:具有蚀疮去腐,杀虫,祛痰定喘,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痔疮,瘰疬,溃疡腐肉不脱,走马牙疳,顽癣,寒痰哮喘,疟疾。
5.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A。栀子的归经是心、肺、胃、三焦经
6.正确答案 :A
7.正确答案 :D
解析:腹部分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胞官,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就其疼痛的不同部位,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腹痛,有虚有实,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多为实证;至于气虚、血虚、虚寒等,概属虚证。故此题应选E。
8.正确答案 :E
解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根据本办法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 (二)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三)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 (五)对在本行政区域内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9.正确答案 :E
解析: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发散风热药又称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凉,主能疏散风热,发汗力虽较缓和,但长于透解表热,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故选B
10.正确答案 :D
解析:药品养护人员应经常对药房、药库进行巡查。每日应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记录。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 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并予以记录。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