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不属于抑制胃酸分泌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
A. 哌仑西平
B. 丙谷胺
C. 西咪替丁
D. 铝碳酸镁
E. 雷贝拉唑
2. [单选题]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症状是( )
A. 腰酸腿软,精神萎靡
B. 气少力衰,神疲消瘦
C. 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
D. 动则心悸,气喘汗出
E. 以上均非
3. [单选题]真菌性阴道炎首选的非处方药是
A. 克霉唑栓
B. 制霉菌素栓
C. 黄藤素栓
D. 硝酸咪康唑栓
E. 3%克霉唑霜
4. [单选题]关于电解质影响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方式,正确的是
A. 主要通过离子的催化作用
B. 主要通过离子的浓度
C. 主要通过离子的催化作用和浓度
D. 主要通过离子的络合作用
E. 主要通过离子的氧化作用
5. [单选题]选择生物安全柜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危险药物的类型
B. 可利用空间的大小
C. 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D. 环保部门关于有毒物质排放的要求
E. 通风设备的生产企业
6. [单选题]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肾虚
D. 脾虚
E. 血瘀
7. [单选题]以下所列腹泻类别中,最适宜应用酶制剂的是( )。
A. 消化性腹泻
B. 病毒性腹泻
C. 激惹性腹泻
D. 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E. 感染性腹泻
8. [多选题]膜剂的特点有
A. 无粉末飞扬
B. 可避免配伍禁忌
C. 载药量大
D. 可控速释药
E. 稳定性好
9. [单选题]以下有关联合用药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A. 给病人无根据地使用多种药物
B. 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而联合用药
C. 合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
D. 多名医师给同一病人开具相同的药物
E. 提前续开具处方造成同时使用相同的药物
10. [单选题]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发挥崩解作用的机制是
A. 遇水后形成溶蚀性孔洞
B. 压片时形成的固体桥溶解
C. 遇水产生气体
D. 吸水膨胀
E. 遇水降解
1.正确答案 :D
解析:雷贝拉唑、哌仑西平、丙谷胺、西咪替丁属于抑制胃酸分泌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故选D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阴道炎的药物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非处方药治疗有:①常选用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栓剂,任选其一。首选硝酸咪康唑栓,次选克霉唑栓或制霉菌素栓。黄藤素栓(含克霉唑、甲硝唑、醋酸氯己定)用前以4%碳酸氢钠溶液洗净阴部。②对伴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外阴可采用3%克霉唑乳膏、1%联苯苄唑乳膏或咪康唑乳膏涂敷。
4.正确答案 :C
5.正确答案 :E
解析:选择生物安全柜应考虑危险药物的类型、可利用空间的大小、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环保部门关于有毒物质排放的要求和通风设备的级别,而不是通风设备的生产企业。
6.正确答案 :C
7.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消化性腹泻的药物治疗”。因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应服用胰酶;对摄食脂肪过多者可服用胰酶和碳酸氢钠;对摄食蛋白而致消化不良者宜服胃蛋白酶;对同时伴腹胀者可选用乳酶生或二甲硅油。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中,病毒性腹泻应用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基本无效,可选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选项C中,因化学刺激引起的激惹性腹泻,可供选用的有双八面蒙脱石,可覆盖消化道,与黏膜蛋白质结合后增强黏液屏障,防止酸、病毒、细菌、毒素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对激惹性腹泻,应注意腹部保暖,控制饮食(少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同时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选项D中,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含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肠内补充正常的生理细菌,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达到止泻的目的。选项E中,对痢疾、大肠杆菌感染的轻度急性腹泻应首选小檗碱(黄连素),或口服药用炭或鞣酸蛋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8.正确答案 :ABDE
解析:膜剂的特点:①生产工艺简单,易于自动化和无菌生产;②药物含量准确、质量稳定;③使用方便,适于多种给药途径;④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⑤制成多层膜剂可避免配伍禁忌;⑥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运输和贮存;⑦不适用于药物剂量较大的制剂。
9.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联合用药的目的。联合用药的原则是能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B)。其他备选答案均不正确,给病人无根据地使用多种药物(A)是盲目联合用药、合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C)、多名医师给同一病人开具相同的药物(D)、提前续开具处方造成同时使用相同的药物(E)均属于重复用药。
10.正确答案 :D
解析: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是一种多用途的非离子型纤维素衍生物,主要用作固体制剂崩解和黏合剂。由于它的粉末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孔隙率,故能快速吸水膨胀,用于片剂时,使片剂快速崩解。同时它的粗糙结构与药物和颗粒之间有较大的镶嵌,可明显提高片剂硬度,同时不影响崩解,从而加速药物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