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居家护理的目的
A. 患者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护理
B. 患者的生活更为方便
C. 增进家属照顾患者的意识
D. 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
E. 扩展护理专业的工作领域
2. [多选题]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
A. 有后遗症
B. 有病原体
C. 有流行病学特征
D. 有感染后免疫
E. 有传染性
3. [多选题]新生儿败血症的特殊表现有
A. 休克表现
B. 皮肤脓肿
C. 哭声低微
D. 黄疸加重
E. 呼吸窘迫
4. [多选题]灌肠的适应证是
A. 便秘患儿
B. 急腹症或胃肠道出血患儿
C. 需肠镜检查的患儿
D.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
E. 高热患儿
5. [多选题]临终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基础护理
B. 关心、支持家属
C. 功能训练治疗
D. 心理护理
E. 控制疼痛
6. [多选题]呼吸道隔离的主要措施包括
A. 相同病原引起感染的患者可同居一室
B. 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每天1次
C. 进入隔离室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并保持口罩清洁干燥
D. 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护理另一患者前,离开隔离室前必须消毒双手
E. 为患者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7. [多选题]医院护理人员排班原则有
A. 保持各班工作量均衡
B. 人员结构合理原则
C. 科学客观原则
D. 公平原则
E. 满足需要原则
8. [多选题]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呼吸、心跳突然加快,不能用肺炎本身的疾病或其他疾病来解释
B. 面色苍白或唇周发绀
C. 肝脏在短期内迅速肿大
D. 咯粉红色泡沫痰
E. 突然极度烦躁不安
9. [多选题]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 病理变化是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缺乏神经节细胞
C. 结肠或直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
D. 空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
E. 分为常见型、短段型、长段型、全结肠型
10. [多选题]关于新生儿低血糖症,叙述中正确的有
A. 足月儿出生3 d内血糖<1.67 mmol/L(30 mg/dl)
B. 足月儿出生3 d后血糖<3.3 mmol/L(60 mg/dl)
C. 低体重儿3 d内血糖<1.1 mmol/L(20 mg/dl)
D. 低体重儿1周后血糖<2.2 mmol/L(40 mg/dl)
E. 全血血糖<2.2 mmol/L(40 mg/dl)
11. [多选题]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封闭空间,并且
A. 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
B. 消毒后至少过30分钟才能进入
C. 室内有人条件下进行
D. 室内可有人条件下进行
E. 室内无人员条件限制下进行
12. [多选题]关于胸围的发育,下列正确的是 ( )
A. 出生时平均为34cm
B. 1岁内头围大于胸围
C. 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
D. 1岁后胸围应超过头围
E. 胸围与头围的差数约等于其岁数减1
13.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高危新生儿
A. 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B. 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C. 早产儿
D. 巨大儿
E. 多产儿
14. [多选题]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哪些不妥
A. 体温高热时用乙醇擦浴降温
B. 保持皮肤清洁用肥皂水清洗
C. 衣被干燥、透气、柔软
D. 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E. 保护眼睛、口腔清洁
15. [多选题]老年自我保健的内容包括
A. 自我观察
B. 自我预防
C. 自我诊断
D. 自我护理
E. 自我急救
16. [多选题]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
A. 横向转移
B. 纵向转移
C. 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
D. 一度失调
E. 三度失调
17. [多选题]甲肝患者宜采用的隔离措施
A. 护理患者时均要戴口罩
B. 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居一室
C. 严格洗手
D. 护理患者时均要穿隔离衣
E. 对患者粪便应认真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18. [多选题]小儿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学龄期
D. 青春期
E. 5~6岁
19. [多选题]新生儿出生3天内惊厥,主要原因有
A. 产伤
B. 颅内出血
C. 窒息
D. 贫血
E. 低血糖
20. [多选题]下列符合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原则的是
A. 对于合作的患者,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
B. 每日1次或2次给药,急性患者也可3次或多次给药
C. 治疗开始时,即可给治疗量的药物
D. 症状缓解后,需要维持量治疗
E. 治疗量因人而异,需要高度个体化
1.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居家护理的目的:(1)为病人提供持续性医疗护理,使其出院后仍能得到全面照顾。(2)降低出院病人再住院率及急诊的求诊频率。(3)减少病人家属往返奔波医院之苦。(4)减少家庭经济负担。(5)扩展护理专业领域,促进护理专业发展。(6)缩短病人住院日,增加病床利用率。故选ABCDE。
2.正确答案 :BCDE
解析:传染病有4种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二)有传染性,(三)有流行病学特征,(四)有感染后免疫 。故选BCDE。
3.正确答案 :ABDE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无特征性表现,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等,转而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和出现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少数严重者很快发展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和胆红素脑病。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故选ABDE。
4.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及肠积气;结肠、直肠疾患检查及大手术前准备;高热降温;分娩前准备
5.正确答案 :ABDE
解析:临终护理的实质是一种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卫生服务 。护理人员在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下,通过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的阶段,并为其家属提高心理精神的支持 。故选ABDE。
6.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以上各项均属呼吸道隔离的主要措施,故选ABCDE。
7.正确答案 :ABDE
8.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呼吸加快(>60次/分),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心率增快(>180次/分),心音低钝,奔马律,肝脏迅速增大,突然极度烦躁不安,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故选ABCDE。
9.正确答案 :ABCE
解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以便秘为特点,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失;结肠或直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分为常见型、短段型、长段型、全结肠型
10.正确答案 :ACDE
解析:1)全血血糖<2.2 mmol/L(40 mg/dl))2)低体重儿3 d内血糖<1.1 mmol/L(20 mg/dl),1周后血糖<2.2 mmol/L(40 mg/dl);3)足月儿出生3 d内血糖<1.67 mmol/L(30 mg/dl)。因此B选项错误
11.正确答案 :AB
解析: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封闭空间,并且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过30分钟才能进入。故选AB。
12.正确答案 :BCDE
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围的增长速率缓慢地超过头围的增长,至一岁时头围和胸围相等,其后,胸围逐渐较头围为大;胸围与头围的差数约等于其岁数减1;出生时平均为32厘米
13.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高危新生儿:有危急症状的新生儿,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母亲疾病史:母有糖尿病、感染等;?母孕史:母年龄>40岁或<16岁,妊娠高血压等;?分娩史:难产、手术产、急产等;?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14.正确答案 :AB
解析:处理麻疹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酒精擦浴、冷敷。为保持皮肤黏膜完整,不易用肥皂水。
15.正确答案 :ABDE
解析:老年自我保健的内容包括自我观察、自我预防、自我护理、自我急救等。故选ABDE。
16.正确答案 :ABC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在医院中更严重的是移位菌群失调,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活环境转移到外籍生活环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其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生素抑制或消灭,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表现为横向转移、纵向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故选ABC。
17.正确答案 :BCE
解析:甲型肝炎会通过食道传染,所以生活用品、食物、餐具等应该分开使用。故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居一室,要严格洗手,对患者粪便应认真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等。故选BCE。
18.正确答案 :ADE
解析:小儿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婴儿、5~6岁和青春期。
19.正确答案 :ABCE
解析:1、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严重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见于足月儿,其临床特点是意识障碍、张力减低和惊厥。惊厥多在生后12小时左右出现,开始为微小型发作,以后可出现强直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此时常有颅压增高,窒息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颅内出血。 2、产伤性颅内出血 由于接生技术提高近年来已逐渐少见产伤性颅内出血。因难产或产程延长而致头部物理性损伤使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引起大量硬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体重较大的足月儿。通常在生后12~2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生后第2~3天出现限局性或多灶性阵挛型惊厥。 3、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主 要由于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质尚未退化,具有丰富毛细血管,对缺氧、酸中毒极为敏感,易出血。在一次严重窒息或缺氧后2~3天,临床症状突然恶化,神经系统 症状在数分钟及数小时内迅速进展,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低下和呼吸节律不整,随着前囟膨隆或紧张,很快出现强制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出血量多者在 1~2天内死亡。 4、感染 以 化脓性脑膜炎最多见,大多为生后感染,发病在生后1周以后。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惊厥在开始为微小型,以后变为强直性或多灶阵挛性。胎儿在宫内感染风 疹、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可引起胎儿脑炎,若胎内病变持续至出生时,则生后即可出现惊厥。不合并脑膜炎的败血症也可引起惊厥,可能和心血管功能衰竭、血中 电解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 5、代谢异常 (1)低血糖:血糖<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和有缺血缺氧及其他应激的新生儿。低血糖多发生在生后3天内,常同时有原发病存在,除惊厥外尚可表现为呼吸暂停、意识迟钝、肌张力低下和哺乳困难等。低血糖也可由于遗传代谢病,如:果糖不耐受症、枫糖尿病等引起。 (2)低血钙:定义为血清钙水平<1.8mmol/L。生后3天内起病的低血钙与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糖尿病等有关。生后1~2周发病的低血钙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可能由于母亲维生素D不足、新生儿肾脏和甲状旁腺功能不完善以及牛奶喂养所引起的。 (3)低血镁:常与低血钙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低血钙婴儿用足量钙剂治疗后惊厥仍持续存在时应考虑低血镁。 (4)高钠或低钠血症:高钠血症常因钠的过度负荷或脱水引起,低钠血症通常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5)先天性代谢紊乱:为少见的遗传代谢病,包括枫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尿素循环障碍等。 (6)维生素B6 依赖症:为遗传性犬尿氨酸酶缺乏,其维生素B6需要量为正常婴儿的5~10倍。
20.正确答案 :ABDE
解析: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当一种药物无效更换另一种药物时,应注意是否用了足够的剂量维持了充分的时间,剂量不足和过早的换药是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错误 。通常认为足量药物维持6~8周后,无效才考虑更换药物 。药物需要根据病情而定 。具体用药原则为:在治疗开始的时候小剂量给药,以后逐渐增加剂量 。对于合作的患者,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每日1次或2次给药,急性患者也可3次或多次给药,治疗量因人而异,需要高度个体化,症状缓解后,需要维持量治疗。故选ABD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