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有关颅脑CT扫描定位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冠状层面扫描能较好显示大脑深部、大脑凸面
B. 听眶线是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C. 听眦线是外耳孔中点与外眼眦的连线
D. 听眉线又称大脑基底线,即瑞氏线
E. 采用听眉线扫描,显示组织结构较清楚,幕下显示第四脑室好,幕上显示基底节好
2. [单选题]与图像质量无关的CT机的技术性能指标是
A. 扫描时间
B. 重建时间
C. 重建矩阵
D. 探测器数目
E. 球管焦点
3. [多选题]影响X线照片影像颗粒性的因素有
A. X线量子斑点
B. 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
C. 胶片对比度
D. 增感屏荧光体的尺寸和分布
E. 胶片清晰度
4. [单选题]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是
A. FDA
B. CQI
C. QC
D. QA
E. TQM
5. [单选题]AGFA DRYSTARMAMMO胶片用于下列哪种型号的相机
A. DRYSTAR 2000
B. DRYSTAR 3000
C. DRYSTAR 4500
D. DRY PIX 2000
E. DRY PIX 1000
6. [单选题]曝光时,X线管和探测器不动,而床带动被检者动,称为
A. 常规扫描
B. 定位扫描
C. 连续扫描
D. 动态扫描
E. 重叠扫描
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多层螺旋CT的显著优势
A. 扫描速度更快
B. 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力
C. 提高了射线的利用率
D. 扩大了CT扫描的临床应用范围
E. 单层X线辐射剂量增加
8. [单选题]MRI成像时,层面的选择是通过施加在X、Y、Z各轴方向的下列哪项来实现的
A. 相位编码
B. 频率编码
C. 梯度场
D. 射频脉冲
E. 梯度场及射频脉冲
9. [单选题]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
A. 5年
B. 10年
C. 20年
D. 30年
E. 40年
10. [单选题]激光技术真正投入实际应用始于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E. 21世纪
11. [多选题]决定CT多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的因素有
A. 曝光时间
B. 对比剂用量
C. X线球管的旋转速度
D. 患者心率
E. 计算机系统
12. [单选题]部分容积效应可通过改变什么参数加以控制
A. 选用厚层扫描
B. 选用薄层扫描
C. 改变TR
D. 改变TE
E. 选用大的扫描野
13. [单选题]CT机的X线发生装置内不包括
A. 高压发生器
B. 准直器
C. 滤过器/板
D. X线球管
E. 冷凝系统
14. [单选题]对于缺少脂肪衬托的被检者,为改善显示效果,可采取
A. 调低窗位
B. 调高窗位
C. 调大窗宽
D. 调小窗宽
E. 采用类骨窗
15. [单选题]人体含量最多的原子是
A. 氮原子
B. 氧原子
C. 氢原子
D. 碳原子
E. 钙原子
16. [单选题]关于CT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采用人工的力法将对比剂注入体内
B. 可口服对比剂
C. 扫描条件与平扫相同
D. 增强CT可观察血管
E. 增强时血液内的碘含量明显升高
17. [多选题]采用听眉线为扫描基线的优点有
A. 标志醒目,定位准确
B. 通过三个颅凹的最低处较理想
C. 显示中脑导水管清楚
D. 显示第四脑室清楚
E. 显示基底节清楚
18. [多选题]图像受X线摄影体位设计影响的是
A. 被照体厚度
B. 焦点、被照体、胶片三者位置与距离的关系
C. X线焦点的成像质量
D. X线中心线投射屏一片系统的状态
E. 被照体体表面积
19. [单选题]CT国际通用的英文全称是
A. Computer Aided Tomography
B. Computer TransAxial Tomography
C.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D. Computed Tomography
E. Computerized Transverse Tomography
20. [单选题]关于胶片保存与管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储存条件为5~lOC
B. 片盒应水平放置
C. 标准储存湿度为30%—40%
D. 有效期一般为出厂后18个月
E. 冷藏的胶片可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