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哪项不对
A. 与遗传有关
B. 与大脑发育延迟有关
C. 与童年不良经历无关
D. 与教养方式有关
E. 与不良生活环境有关
2. [单选题]有关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起病较急,病程发展常起伏不定
B. 精神症状通常与感染性躯体疾病消长平行
C. 大多预后不良
D. 及时发现原发感染性疾病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E. 处理上最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疾病
3. [单选题]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中,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生化因素
D. 脑萎缩
E. 精神因素
4. [单选题]有利于防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
B. 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
C. 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大剂量抗精神病药与抗焦虑药联合治疗
D. 可给予小剂量的抗焦虑剂
E. 可应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减轻症状
5. [单选题]男性,25岁,总是重复说,“给我做手术吧!给我做手术吧……”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是
A. 持续言语
B. 重复言语
C. 刻板言语
D. 模仿言语
E. 强迫观念
6. [单选题]有关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叙述,以下不对的是
A.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受司法部门的委托
B. 鉴定人应有丰富的临床精神病学知识、技术和经验
C. 鉴定对象为涉及法律问题又患有或怀疑患有精神疾病者
D. 判定被鉴定人是否有罪
E. 目的是维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
7. [单选题]根据下列的描述属于行为治疗的哪一种方 法:要求强迫洗手的病人主动延长洗手的时间,反复训练后使其对洗手的行为产生厌烦,属
A. 漫灌疗法
B. 消极训练法
C. 阳性强化法
D. 厌恶疗法
E. 系统脱敏
8. [单选题]关于心身医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
B. 广义的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
C. 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D. 狭义的心身医学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疗和预防的学科
E. 心身医学涉及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9. [单选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常伴有精神障碍,治疗时禁用
A. 肾上腺皮质激素
B. 甲状腺素
C. 雌激素
D. 地西泮
E. 氯丙嗪
10. [单选题]5-HT功能低下
A. 幻觉、妄想
B. 抑郁发作
C. 阿尔茨海默病
D. 躁狂发作
E. 神经衰弱
11. [单选题]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
B. 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
C. 持续终生,不能缓解
D. 表现明显偏离常态的行为方式
E. 可为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
12. [单选题]把着眼点放在个人的内在精神的结构、功能与问题,着重情感与动机的分析。根据对以上心理治疗机制的描述最可能的心理治疗理论类别是
A. 分析性心理治疗
B. 行为治疗
C. 家庭治疗
D. 支持性心理治疗
E. 认知性心理治疗
13. [单选题]精神障碍的现况研究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A. 发病率
B. 死亡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4. [单选题]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
A. 医患平等关系
B. 医患团结关系
C. 医患互助关系
D. 医患友爱关系
E. 医患监督关系
15. [单选题]通常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是
A. 利眠宁
B. 丙米嗪
C. 氯丙嗪
D. 碳酸锂
E. 氯氮平
16.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缺损症状的是
A. 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
B. 决策能力减退
C. 物理影响妄想
D. 反应能力降低
E. 抽象思维困难
17. [单选题]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
A. 同一性-角色混乱
B. 遗传决定论
C. 社会环境决定论
D. 潜意识
E. 自卑情节
18. [单选题]下面哪项是Bleuler描述的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A. 牵连观念
B. 被害妄想
C. 幻听
D. 妄想性知觉
E. 矛盾意向
19. [单选题]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 )
A. 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B. 医生与患者家属的关系
C.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D.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
E. 以上都不对
20. [单选题]界限性遗忘多见于
A. 精神分裂症
B. 躁狂发作
C. 分离(转换)障碍
D. 精神发育迟滞
E. 阿尔茨海默病
1.正确答案 :C
解析: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对幼儿人格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如父母离异、父爱或母爱的剥夺等。
2.正确答案 :C
解析: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常具有以下共同特点:起病较急,病程发展常起伏不定,各类精神症状反复交织出现,可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消长平行;精神障碍的病程、预后与躯体疾病的病程、转归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原发感染性疾病是正确诊断的关键。感染性疾病好转后,精神症状亦会随之好转,所以处理上最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疾病。同时治疗要双管齐下,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要控制精神症状。
3.正确答案 :A
解析: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发现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可以起诱发作用。
4.正确答案 :C
解析:由于受伤前人格和受伤场合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上所起的作用较脑部损伤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对于大多数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对于病前人格缺陷者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如果脑外伤后出现慢性精神障碍,可根据表现的形式可予以短时间小剂量抗焦虑、抗抑郁或抗精神病药物,因这些药物对认知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禁止大剂量应用抗精神病或抗焦虑药物。
5.正确答案 :C
6.正确答案 :D
解析:通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鉴定人只能判定被鉴定人精神状态与法律关系,并不能判定是否有罪。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结论仅仅作为法律的证据之一,司法机关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采纳与否。
7.正确答案 :B
解析:1.厌恶疗法是通过厌恶性条件,目的是使患者最终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常用于治疗酒癖、性行为病态如露阴癖、强迫观念等。
2.阳性强化法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又称为奖励强化法。常用于治疗儿童神经性厌食、多动、孤独、学习困难等。
3.消极训练法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理论,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儿童抽动症。
4.漫灌疗法是使患者突然面临最强大的刺激,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其恐怖情绪自行消退的方法,用于治疗恐怖症。
8.正确答案 :C
解析:心身医学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一个医学科学分支,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心身医学是指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疗和预防的学科。广义的心身医学是指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所以答案C不正确。
9.正确答案 :E
解析:垂体功能减退症分泌的受累次序一般先是促黄体激素(LH)和GH,而后为促卵泡激素(FSH),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最后是血管加压素(VP)。泌乳素(PRL)分泌缺乏较少见。慎用或禁用巴比妥类安眠药,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药,及胰岛素、降糖药、吗啡等麻醉药。
10.正确答案 :B
解析:大量的研究表明:多巴胺功能亢进主要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有关,而阴性症状则可能与多巴胺功能低下以及脑结构的异常有关;抑郁发作主要与5-HT功能低下有关;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与脑部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有关。神经衰弱除与个体的素质因素有关外,慢性的心理社会应激在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11.正确答案 :C
解析: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
12.正确答案 :A
解析:1.认知治疗认为人的思维对其情感和行为有决定性作用,人的情绪困扰、行为问题或各种心理障碍均与人的认知和认知过程有关。
3.精神分析的基本态度就是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都是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以动态的形式发生;治疗注重个人的内在精神活动。
13.正确答案 :C
解析: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调查。是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采用统一诊断标准,在特定时间(某时点或一短的时期)内,收集精神障碍资料,以描述精神障碍分布以及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联。通常可以得到某一时点(或时期)受检人口中患有某种精神障碍人数的比例,即患病率,是用来衡量某一时点(或时期)人群中某种精神障碍存在多少的指标。
14.正确答案 :A
15.正确答案 :C
解析:氯丙嗪是一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其余药物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小或一般不会产生。
16.正确答案 :C
解析:认知功能缺损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认知功能缺损症状主要包括:传递信息和注意力缺陷;学习和注意能力的受损;觉醒度降低(对外界刺激作出较高较快的反应能力水平显著降低);抽象思维障碍(主要包括物体分类与抽象概括能力障碍、思维联想障碍、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障碍等);执行功能障碍(包括制订、完善与执行计划能力、难以处理或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等)。
17.正确答案 :A
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它是一种成熟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18.正确答案 :E
解析:Bleuler描述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为:思维联想障碍,情感淡漠,矛盾意向和内向性,有4A症状之称,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特征性意义。
19.正确答案 :D
20.正确答案 :C
解析:界限性遗忘指对某一特定时间段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发生通常与该时间段内的不愉快事件有关。多见于分离(转换)障碍,又称为分离性遗忘。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